您的位置:专题专栏 > 【已归档】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

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 第 167 期

日期: 2018-08-15 来源:

  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团队2018年上半年活动综合报道之二

  (三)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高颖领军人才团队于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开展活动

  为落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工作规划,东直门医院高颖领军人才团队于2018年6月27日前往对接单位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开展相关活动。本次活动由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郑宏教授及脑病科主任医师钟利群教授带队。

  郑宏及钟利群两位教授针对体育馆路社区居民的问题和提出宝贵建议,并予以饮食、运动、起居方面的指导,从“治未病”理念层面进行健康宣教和管理。

  

  健康咨询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向两位教授说明了当地社区医院的患者就诊情况及患者疾病分布特点,随后带领两位教授参观了当地社区医院。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医院病源比较充足,但是患者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度较低,在大型三甲 医院成为指定医保定点后,居民首先会选择考虑三甲医院,只有平时开药才会去社区医院。另外当地社区医院配置相对齐全,尤其是康复室里功能康复器材比较齐备,但是仍然缺少病源。

  

  本次活动加深了对体育馆路社区医院的了解,面对体育馆路社区医院当前存在的情况,本团队可以与该社区医院合作并摸索合作模式,尤其在中风病康复工作方面可以进行较好的拓展,比如患者转诊、康复师培训等,使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吸引基层居民于基层医院就诊,缓解大型综合医院压力,进一步落实三级诊疗模式。

  

  (四)中风病防治入乡村

  ——高颖领军人才团队于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开展活动

  

  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分布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的根本方法。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医疗资源配置逐渐出现分布不均现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资源在不同层级医院配置和流动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即国家卫生费用对城市大医院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县属

  医院及乡镇医院所占费用越来越少。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表明:在191个成员国中,中国卫生费用分配公平性排在倒数第4。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存在着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卫生费用投入不均衡的问题。下面一组数据可以有效说明:2004年用于城市医院的卫生总费用上升至53.5%,用于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比例分别降低至8.1% 和7.2%;2/3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城市社区医院在人员、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与二、三级医院相比显得很薄弱,医疗资源纵向配置不均衡,呈现典型的“倒三角”状态。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分布还呈现出城乡“二八”现象:一方面,80%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集中,仅有20%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农村,而且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城市中80%的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20%的资源散存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以北京为例,北京80%的三级医院集中在4 个中心城区,南城地区和远郊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城乡合计中风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加强基层普及中风病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宣教,才能真正防治中风。为此,2015年4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了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建设,该建设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和基层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我团队指导教师高颖教授成为与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共建的中医领军者。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在“保基本、强基层、惠民生”的原则指引下,将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至偏远农村,发挥中医药在农村百姓健康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2018年7月8日--9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健康乡村”—东直门医院高颖领军人才团队”由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郑宏教授带队,由康复科党晓川医师以及脑病科博硕士研究生前往密云区巨各庄镇菜家洼村开展医疗健康服务活动,在宣传中医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将优质中医药资源带入农村地区。

  

  自2015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领军人才团队与密云区蔡家洼大队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今年6月21日,应蔡家洼当地居民和村委会的邀请,我们再次前往蔡家洼村,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以八段锦养生功法教学为主,现场教授当地居民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为大家传达简单易懂的中医健康生活理念。同时,也激发了村民自发组建村域八段锦养生功法队伍的热情。在八段锦教学结束的半个月后,本团队专门为村民们录制了八段锦教学视频并制成光盘,当我们再次回到当地,发现村民们已然以八段锦代替广场舞作为业余休闲活动方式,在采访中更有村民表示八段锦较之广场舞更适合日常放松与保健。

  

  7月8日,为了满足蔡家洼村当地居民对于优质医疗资源下乡的需求,我们再次回到了蔡家洼村展开健康咨询、慢病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以东直门医院医生、博士、硕士、当地村医组建的健康咨询团队为主对蔡家洼村民展开义务诊疗、慢性病管理指导;此外,医疗服务团队免费为村民贴耳豆、做皮肤针治疗、测血压,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村民参与其中;在发放中风病知识系列宣传册的同时,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村民们咨询的问题,促进广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扩展应知的疾病预防知识,增强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7月9日,在一天的健康咨询后开展的中风病防治及耳穴、经络腧穴小讲堂,以简单易懂的讲解方式将基本的中风防治观传达给基层百姓,教授耳针、皮肤针这样方便既可以保健又可以治病的自我医疗操作,通过宣教小讲堂强化了村民对中风病的认识,增强了大家对中风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了解及运用。活动结束后,我们就蔡家洼当地中医药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及村民就诊医院开展了采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村民普遍认为蔡家洼当地医疗条件尚有待改善,但中医及西医医疗资源齐备。

    

  为开展症候监测和生活方式监测,此次活动共填写医疗资源分布问卷40余份、慢性病调查问卷50余份;义务诊疗80余人次,健康宣教近百人,八段锦功法培训8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在乡村形成一种浓厚的中医药认知氛围,倡导大家接受中医药治疗,使广大群众科学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