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专栏 > 【已归档】名中医身边工程

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简报(第10期)-房山区

日期: 2018-08-27 来源:
  

房山区正式启动“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

  2018629日,由房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承办的“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房山区启动仪式暨专家团队大型义诊活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举办。房山区委卫计工委书记、卫计委主任杨冬立、医政科长晋长皓、办公室主任张卫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李晨辉,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书记郭书文、院长裴晓华及院领导班子成员,25个中医专家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房山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领导等近百人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房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分别签署区域对接协议,两家医院的中医专家团队代表分别与对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签署团队对接协议,与会领导为25个中医专家团队颁发了铜牌和聘书。

  房山区卫计委主任杨冬立表示房山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中医药传承工作,201612月启动了“房山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春苗培育计划)”,今年又在辖区内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区级中医专家工作室”。开展工作至今,指导老师下乡带教224次,讲课34次,接诊患者2612人次,院内带教3094人次。中医传承办公室组织院内集中培训194人次,外出培训96人次,督导检查作业1209篇,调研3次,回收调研问卷163,召开春苗培育计划总结汇报会1次,并编印了春苗培育计划专刊房山区中医药师承专刊《杏林苑》2期及《不忘初心 薪火传承房山区春苗培育计划年终总结》手册,展示指导老师团队与继承人风采。“名中医身边工程”是在以上两项工作后的又一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多学科专家团队和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一一对接,共同为区域内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裴晓华表示“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是民生工程、折子工程,我们将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借势、明道、优术”,以专家团队为核心,为社区培养中医药人才,形成辖区内中医药人才梯队。

  启动仪式后,为了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名中医身边工程”,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东方医院多科名医团队在门诊大厅进行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义诊及咨询2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

  下基层 惠民生——房山区严格落实“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

  启动仪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中医传承办公室按照房山区卫计委制定的“北京市房山区名中医身边工程实施方案” 积极组织专家研讨,落实下基层服务具体措施,制定时间表及计划书。各团队成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下夜班、休息时间,安排下基层出诊带教。此项工作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的大力支持。

  传承办公室将定期下基层督导检查,汇总数据,总结经验,保障“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87月,房山区启动“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的第一周,8个专家团队下基层出诊带教,接诊患者117人次。

  张红专家团队下基层

  75日张红专家团队负责人张红主任医师携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冒雨前往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下基层服务落到实处,受到医务人员及慕名而来的患者的热情迎接。

 

      张红主任医师为冒雨而来的患者诊治同时指导基层医生中医四诊合参及中医临床思维,从饮食起居、运动导引、情绪调摄、非药物疗法四个主要方面着手,对百姓进行个体化健康生活指引,开具中医治未病处方。此次下基层服务诊疗患者7人,运用温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3人,立竿见影的解决患者胃脘痛、颈肩腰腿疼症状,并将行针技法悉数授予基层骨干医师,深受患者及医务人员好评。

  患者诊疗结束后,张红主任针对社区医生在医疗、科研、教学中存在问题,答疑解惑。

  张红专家团队汇聚内分泌、脾胃病、肝病、呼吸、肛肠、疼痛、推拿等领域专家,使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同时社区基层骨干得到多学科专家的传承带教、助力培养。

  王静专家团队下基层

  76日,王静专家团队负责人王静主任医师驱车来到霞云岭乡卫生院,为当地的患者免费义诊。

  霞云岭乡卫生院有3名临床医生在房山区“春苗培育计划”活动中拜王静主任医师为师,一直跟随学习。今天,王静主任医师边出诊边讲解,对几位徒弟更是言传身教!

  为了保证诊疗质量,此次下基层活动并没有在当地大范围通知,而是由霞云岭乡卫生院的医生预约了相对疑难、病情复杂的8名患者,接受专家的诊治!

      一名患有脑梗死并伴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王静主任医师为其进行了详细的查体,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目前服用药物进行了精简,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开具处方,指导患者预防调护。并告知患者定期复诊,下周团队成员康复专业王良文主任医师会来出诊,将从肢体康复方面进行指导。

  一名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一直不稳定,王静主任医师为其调整了降压药物,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嘱其有问题随时沟通,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建议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进行系统诊治。

  此次下基层活动,也受到霞云岭乡卫生院领导及医务人员的欢迎,希望专家团队的到来能够为基层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助力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

  魏淑凤专家团队下基层

  76日魏淑凤专家团队成员张凯贤医师冒着酷暑前往房山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受到医务人员和慕名而来的患者的热情欢迎。

  张凯贤医师询问病史、查看资料、切脉望色,四诊合参,共诊治12名患者,其中转诊至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住院1人,发放“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宣传手册20余份。

      名中医身边工程不仅加强了名中医团队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健康知识的普及。名中医团队定期到基层开展出诊带教活动,能够将好的诊疗经验带到基层,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发挥名中医团队的辐射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

  今后“魏淑凤专家团队”将于每周五上午派团队成员到基层出诊,为社区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为基层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孔令新专家团队下基层

      76日孔令新专家团队在长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团队负责人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肾病科孔令新主任医师,团队成员由肾病科、妇产科、男科多个科室中、高级职称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联合组成。

      76日是团队专家出诊的第一天,王静芳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诊治妇科疾病,接诊患者6人,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中医治疗方案,并指导基层医师培养中医诊治思维,从肾论治,佐以疏肝,按照月经周期治疗月经不调等。

  孔令新专家团队将每周到长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走近百姓,发挥中医独特优势,采用多样化、特色化、个体化治疗方法,让百姓能够享受更优质、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赵铁葆专家团队下基层

  74日赵铁葆专家团队负责人赵铁葆副主任医师一如既往地来到大石窝镇卫生服务中心,赵主任区级传承徒弟闫红霞大夫也早就预约好了患者等待老师的到来。赵主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看资料、望舌切脉,一步一步拨开患者病情的谜团,一天下来共诊治28名患者。诊疗期间赵主任均要求徒弟闫红霞大夫自己切脉,并与老师交流经验体会,这一个个患者就是一个个老师,而教学则在望闻问切的过程中默默完成,中医知识也就这样在忙碌中传递着。

  

  王勇奇专家团队下基层

  75日王勇奇专家团队心内科臧冬梅医师冒着酷暑前往房山区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到社区医务人员和慕名而来的患者的热情欢迎。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高龄、行动不便,此次心内科医生下社区活动让患者非常高兴,为使患者就诊更有针对性,社区中心的王亚楠大夫提前预约心血管疾病2位患者。臧冬梅医师通过详细问诊、查看资料、望色切脉,并结合心电图检查,为患者开具了中西药处方。

  中医适宜技术在解决患者疼痛类疾病方面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的优势。臧冬梅医师针对患者腰痛症状与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理疗科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王勇奇专家团队汇聚呼吸、心血管、外科、妇科等领域的专家,能基本满足社区临床常见疾病诊疗需求,使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全方位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苏连华专家团队下基层

  75日苏连华专家团队负责人苏连华副主任医师如期来到大安山乡卫生服务中心出诊,苏主任区级传承弟子安宏磊医师提前预约了患者等待老师的到来,部分患者是慕名而来,一天下来共接诊25名患者。在诊治患者的同时,苏主任也不断地指导安宏磊医师诊疗,从问诊、望诊、查体、诊脉各个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苏主任要求安宏磊医师从基础做起,打牢基本功,逐步建立起中西医的诊疗思维。

  苏连华专家团队成员将竭尽所能、恪尽职守把“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工作做好、做细,既要服务好当地百姓,也要带动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争取把苏连华专家团队做成品牌,给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于存娟专家团队下基层

      75日于存娟专家团队成员王孝理博士一如既往地来到张坊中心卫生院,患者早早就来到社区中心等待王博士的到来。

   第一个患者因巨大甲状腺瘤来诊,经详细追问病史,患者乃梅毒患者,王博士建议患者专科医院就诊,并开具中药处方进行调理。王博士一直强调中医人不但要学好中医,还要学好西医,强调中西医各取所长的重要性。

  一女性患者膝关节疼痛,王博士给予针刺治疗,患者疼痛很快得到了缓解。

  最后一个患者是“克氏综合征”患者,通过这个患者王博士跟社区中心医生们一起学习了克氏综合征的相关病理生理,并提出了个体化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王博士一边看,一边讲,一天下来共接诊29名患者,通过一个个患者,再一次验证了“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相长中,在望闻问切中,中医知识慢慢渗透到每个中医人的血液、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