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悠悠入秋 养生要"收"

日期: 2020-08-13 来源:鼓楼医院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立秋时值每年公历8月7日—9日。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由热转凉,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同时还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是要顺应四时养生的要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养生要点:

  精神调养:

  秋季对应人体脏腑是肺脏,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且肺在五行为金,肝在五行为木,金克木,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庚子年主运太商,金气过旺,时值秋季后更容易加重金旺,易出现肝气不舒、郁郁寡欢食物情绪,所以遇到伤感、抑郁之事应主动排解,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疗法干预及中药治疗。

  起居调养:

  立秋起居养生当始遵循《内经》"早卧早起"的原则,顺应阳气的收敛,保证充足的睡眠。

  立秋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有"秋老虎"之称,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酷热,夜间凉爽,夜卧易受寒邪侵袭,故也不宜对着门窗入睡或露宿野外。但也不宜过早加衣太多,影响机体对天气转冷的适应能力,要适当"秋冻"以锻炼增强心肺功能以及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能力(体质虚寒的人,不可过度"秋冻",应当适时增加衣物,以防寒邪内侵)。

  饮食调养:

  秋时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肺是娇脏,喜润恶燥,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且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食用大枣、葡萄、百合、银耳等滋润生津之品,一些具有养阴之功的肉类如鸭肉、猪肉等亦可适当食用。

  常说"贴秋膘",天气转凉,人们的胃口从夏天的"吃不下饭"转为"胃口大开",不知不觉的体重就会增加,切记不要过量进补,尤其肥胖病人,更应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化,适当增加活动消耗多余热量。

  运动调养:

  秋天气候转凉,可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坚持"早起"锻炼,帮助肺气舒展,如打拳、做操、慢跑、爬山等,着衣可单薄一些,以防大汗。

  保健穴位:

  按揉以下穴位可以强身健体

  极泉穴:理气护心,防止秋老虎带来的心胸憋闷感。

  尺泽穴:泻热止痛、止咳平喘,还可以降压、止呕。

  迎香穴:润肺防燥,可防止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生。

  阳陵泉:疏肝利胆,调畅气机,防止秋金过度克伐肝木而引起的情志抑郁。

  养生注意事项:

  常说"秋冬进补",秋冬季节大家一般多会服用一些保养食品或药品,但切记以下几点:

  1.不可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不可过分依赖药物。。

  2.进补前需分清气血阴阳,虚则补之,补错会适得其反,比如阳虚之人吃补阴的药食,会更加重阳虚怕冷的症状。

  3.切忌多多益善,进补要适量,补药吃多了也会加重人体负担,如过用鱼肝油会增加代谢负担,甚至可能中毒,人参吃多了也会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