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称为退行性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故又称为老年性膝关节炎,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更甚者出现关节畸形。如《黄帝内经》所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了保护我们的膝盖,我们除了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外,也应调整好心情,令气机通畅,增强我们的“正气”。那么在提高我们的“正气”的方法中,穴位按摩是一种简便、有效、易操作的方法。接下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李华给大家介绍下哪些常用穴位可以用于膝骨关节炎的预防。
一.血海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位于大腿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之处。血海是脾经之血聚集之处,犹如大海,可见血海穴在气血调节方面的重要性。血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养血和营、健脾祛湿,亦可活血散瘀、通经活络。取穴法:坐位,屈膝成90度。左手手指向上,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膝盖上,拇指与其他4指约成45度,拇指尖所指处即为此穴。
二. 内膝眼、外膝眼
内、外膝眼为经外奇穴,位于膝部,当屈膝时,髌韧带两侧凹陷中,内侧凹陷处为内膝眼,外侧凹陷为外膝眼,此处也称为犊鼻穴。内膝眼和外膝眼主治膝腿痛、足胫无力,有通经散寒、调和气血功效。取穴法:正坐或仰卧位,下肢用力蹬直时,位于膝盖下面内外边均可见一凹陷,外侧的凹陷中为外膝眼,内侧凹陷为内膝眼。
三. 阳陵泉、阴陵泉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膝为筋之府”,阳陵泉为筋会,所以阳陵泉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对痉证、痿证、痹证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阴陵泉可健脾除湿化滞,与阳陵泉同用,共奏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取穴法:取阳陵泉时,坐位,屈膝成90度,膝关节外下方,可以摸到一骨性标志,此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取阴陵泉时,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四.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有“人体第一长寿穴”之称,具有调和气血、养胃健脾、强身健体的作用。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中指)。取穴法:屈膝,四指并拢,拇指按于髌骨上缘,四指沿髌骨外缘直下,中指指尖到达之处即是此穴。
在了解上述穴位后,我们可以对上述穴位进行适当的按揉和艾灸。按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进而缓解疼痛和僵硬的症状。局部穴位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从而减轻膝关节怕冷,僵硬甚至疼痛的症状。如果膝关节疼痛、局部怕冷、活动不利僵硬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我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为我们安排合理的治疗及锻炼,防止膝骨关节炎的快速发展,早日康复。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以上穴位保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从而促进膝关节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