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学术园地

【裴晓华教学名师工作坊】德艺双馨堪为名师 传承创新人才辈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工作坊"建设系列报道
日期: 2020-09-14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承载着教学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学校领导的关怀,裴晓华教学名师工作坊启动至今已近2年,收获颇丰。回眸工作坊的历程,所有成员都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裴晓华教授担任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任务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总结多年教学经验,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把着眼点放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上,本着真诚、奉献、专业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中医外科之新花。

  工作坊共有学员9人,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李玲玲、鞠上、王彬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赵立娜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晶、宋雪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于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杨俊锋、白振丽老师。涉及中医外科学的多个亚学科,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一 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855.jpg

  在裴晓华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员们有计划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教学名师工作坊精神,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做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裴教授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学名师工作坊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并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工作坊建立"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团队老、中、青结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通过跟师学习,在前辈教导下,耳濡目染地学习,对工作坊成员进行教学规范化训练,教学和临床方面均得到了提高。裴晓华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时时刻刻对学员悉心指导,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员。同时,还为学员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向名老学习,学各家之所长,积极开展了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教学交流与研讨,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进行思维的碰撞。尽管大家临床任务繁重,但全体学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坊的研究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学员论坛等形式提升工作坊学员的教学、医疗、科研等各方面的水平,形成竞争优势,并将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二总结经验,积极实践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832.jpg

  裴晓华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师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脱宗",形成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一定要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去实践。裴晓华教授即使在工作非常忙碌的情况下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教以来共带教千余次,承担本科生、七年制班、双学位班、台港澳学生、留学生、研究生的授课、带教任务。建立了名师工作坊后,学员平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自制精品课件,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更加完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专业团队自己的教学风格。裴晓华教授尽可能帮扶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毫无保留的传授积累的点滴经验。主张回归课堂,以有教学任务的教师为主体,其余成员积极参与听课,课后组织教师开展了热烈地多视角互动评课、议课活动。每位老师都从教法、学法上各抒己见,进行大胆地剖析,激烈地讨论。学员们深刻地领悟到名师的成绩是靠平时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反思,不断奋进而取得的。学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牢记裴教授的谆谆教导,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积极组织教学查房,在实际演练中理解、运用学会的新知识、新技巧,做到融会贯通。

  三重点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756.jpg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而新学期的教学也迎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考验,在线教学成为了必然。如何能让学生正常进行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线上线下教学同质化,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裴晓华教授给予了学员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有医生和教师双重重任在肩,白衣天使呵护生命,辛勤园丁塑造灵魂,疫情防控,身为医生的我们责无旁贷,做好教学,更是身为教师的我们的肩上重任。裴老师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临床学系主任,带领中医外科学教学,始终激励着我们,齐心协力为特殊时期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名师坊多名学员都在疫情期间教学一线,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的杨俊锋和白振丽老师,为非医专业学生讲中西医临床医学概论,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晶老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系秘书,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秘书,同时也是授课教师,为线上教学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北京中医医院于淼老师认真备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在线教学工作中,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赛促建,硕果累累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825.jpg

  以参赛促成长,名师坊鼓励和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相关比赛,促进工作坊成员专业成长,获得了优异成绩。

  张晶老师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课比赛临床中初级职称组一等奖,宋雪老师荣获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示范教材师资研修班教师讲课比赛中医外科学组第二名,李玲玲老师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查房比赛高级职称组一等奖。

  五教学改革创新,科研反哺教学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816.jpg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教育课题为突破口,将好的经验反复应用于实践中,不断升华,引导工作坊成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课题研究,并要求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和专长进行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以项目领衔,将科研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工作坊多名成员发表了关于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论文、论著,促进教学改革。

  同时注重科学研究,以科研反哺教学。裴教授科研经验丰富,给予学员很多指导,鼓励学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提升科研水平,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去。鞠上老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6篇,参编著作7部,其中教材2部。王彬老师在入坊学习以来,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名医培育计划、东城区优秀人才计划,在坊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书籍2本,发表科普文章20余篇,主持课题3项。

  六积极交流,提高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911142902.jpg

  裴老师嘱托学员们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应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发挥本学科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为建立中医外科理论和临床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努力。裴晓华教授任主任委员的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荣获2019年度五星级专业委员会、社会公益最佳组织奖,从组织建设、活动开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

  在裴晓华教授的带领下,学员们组织并参加多项中医药传承、经验交流等相关会议和培训,带领成员走访全国知名中医专家,探索研究中医特色的传承模式和教学理念,受益匪浅。在每一次学术交流研讨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研讨氛围,将点评重点从夸亮点转移到指出不足之处,大家各抒己见,真诚地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工作坊积极创造条件,为学员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让名师与名师、名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裴教授鼓励学员们走出去,从坊内到坊外,从国内到国外,帮助学员搭建平台,积极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交流,提高自身水平。

  学员们多次受邀参加学术论坛进行大会发言交流。王彬老师在2018年与国际著名性医学专家Waldinger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宋雪老师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实验室进行访问交流,参加宾大教育峰会,向世界顶尖的教育学专业的教授学生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