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呼吸科、儿科感冒发烧和皮科痒疹、丘疹的病人骤增。为此,该院新名医团队导师经过集体会商,向市民推出三个今年长夏季暑湿感冒防控处方。
与往年相比,今年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人们感觉闷热。今年暑湿感冒主要特点表现为:浑身肌肉酸重、全身乏力、头胀如裹、咳嗽、纳差、口粘、便溏不爽。如果有发烧症状,多在午后发低烧,体温通常在37.5~38.5℃之间,持续不退,或者吃退烧药下去了,不吃体温又上去了;脾虚的病人大便溏稀或粘腻不爽,多有舌苔厚腻。按照中医说法,就是“热裹湿,油裹面”,热中夹湿,症状缠绵难愈。
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看,7月22日~9月22日这段时间为一年当中的第四步气,今年的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太阳寒水,寒湿相合,寒雨下降,容易因感受寒湿而患咽喉干燥、口渴饮水、心痛、眩晕、疮疡痈肿、寒性疟疾、腹泻、便血、小便不利、腰脊酸痛等病证。从病机上考虑,暑湿之气由湿热逐渐转化为寒湿,在三伏后半期,体质虚弱、久病和夏季贪凉的人们患病数量将有所上升。在治疗上,用药应以苦温淡渗为主,代表方剂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达原饮、藿香正气散等。饮食上注意清洁、勿过食生冷、亦不宜过食海鲜或甜品。适宜吃冬瓜、薏芢米、扁豆、生姜、赤小豆等。生活起居规律,适度运动微汗出,避免早晚着凉、注意下肢保暖,还要避免长期待在空调房中,因寒主收引,不利于阳气外达,与“春夏养阳”背道而驰。家居备些藿香正气胶囊、加味香连丸等非处方药物。
鉴于目前和未来感冒的发展趋势,北京中医医院新名医团队导师集体推出预防暑湿感冒的香术饮(成人)、香荷饮(小儿)以及治疗方剂香葛饮(成人)。具体拟方如下:
预防方剂——香术饮(成人):
藿香10g 苍术6g 川朴6g 陈皮6g 六一散10g
功能:祛暑利湿 运脾和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频服。
预防方剂——香荷饮(小儿):
藿香10g 荷叶10g 生薏米10g 焦楂6g
功能:健脾导滞 祛暑利湿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频服。
治疗方剂——香葛饮(成人):
藿香10g 佩兰10g 紫苏10g 桔梗10g
豆豉30g 葛根10g 黄芩15g 苍术15g
功能:清暑解表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