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传承教育

鼓楼中医与您分享如何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日期: 2022-12-26 来源: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2022年12月12日14时,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健康大讲堂在名医馆一层大厅如期而至。12月12日也是“国际全民健康覆盖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我们想要的世界,人人享有健康的未来!”本期健康大讲堂,小鼓特邀治未病科乔会秀主任为大家进行健康的自我管理和中医冬季养生知识的分享。跟着小鼓再来回顾一下吧!

图片1.png

健康的自我管理

《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疾病已经生成再来吃药,动乱已经发生再去平定,就好像口渴了才去凿井,战斗已开始才去铸兵器,为时已晚。而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发生。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

·何为养生?

养生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服气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饮食规律合理,按时规律作息,不过度劳累,就能形神健康充沛,长命百岁。

冬季养生总则

总则:冬季阳气内藏,生机潜伏,养生要以“藏”为总原则

1、易闭藏 勿扰阳

冬季以“封藏”为本,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2、早卧晚起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益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3、使志若伏若匿

冬三月的心志应是“若伏若匿”,“伏”“匿”是指藏。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保持精神安静,不过于开放。同时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

4、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此时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易使人感冒。

5、去寒就温

泡脚:“寒从足生”,保持足部的温暖才有助于身体温暖。每日温热水泡20分钟左右为佳,应泡到脚腕以上,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沐足时,还可用川椒10克、艾叶30克煮水入桶,具有温经散寒,消炎杀菌之功效。

6、勿过汗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坚持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注意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

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

更要时时与自己的身体“对话”

让身体在自然伸展和运动锻炼中保持唤醒状态

拥有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自觉调整我们的生活行为

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