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阳透过诊室窗棂,70岁的李女士紧蹙的眉头下藏着四天未解的疼痛。这位基础疾病复杂的老人,因不慎摔倒导致腰部剧痛,四天的治疗未见好转。正当家属分身乏术之际,周三的晨光里迎来了转机——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白志强主任正如约坐诊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志强 朝阳区基层中医传承工作室”。
精准研判,开启绿色生命通道
白志强主任俯身查体时,从患者僵直的腰背肌群中敏锐捕捉到隐患:“需要尽快住院系统诊疗!”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且家属暂时无法到场,他当即启动“社区-三甲”转诊联动机制。一边协调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派120救护车全程护送,一边通知本院骨伤科团队做好接诊准备。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组织骨干力量,担架车、救护车从社区诊室到三甲病房搭起一条绿色直通车。救护车闪烁的蓝光里,不仅承载着医疗资源的无缝衔接,更跃动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初心。
无家属陪伴时的温情守候
“您放心,到了这里就和到家一样。”——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医护团队的承诺在每一个细节中温暖绽放:刘建护士长穿梭于挂号窗口的背影,田永川医生俯首病案及办理手续时的专注,还有那盒在正午时分递到患者手中的温热餐食。“田医生自己掏钱给我买饭...”李女士湿润的眼角映照着白衣天使最朴素的仁心。虽然腰痛尚未缓解,但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她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有白主任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社区-三甲直通车”,便民、绿色生命通道
本次转诊是“白志强 朝阳区基层中医传承工作室”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承上启下”功能的生动实践,更是两家医院诊疗实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展现。白志强主任以其专业的病情研判能力和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示范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典范;而医护团队超越职责的人文关怀,则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现代内涵。
“白志强 朝阳区基层中医传承工作室”不仅实现了传帮带,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人才、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的初衷, “社区 - 三甲直通车”更是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破医疗资源壁垒,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疗资源,通过社区门诊--三甲住院直通,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直通三甲”的分级诊疗目标。
当夕阳为病房镀上金边,李女士安卧病榻,接受着系统的治疗。这场由社区到三甲医院的爱心接力,不仅畅通了患者的救治之路,更编织出分级诊疗制度下最动人的医疗图景——在这里,专业与温情永远同行,速度与温度始终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