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普外科徐智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复杂胆道梗阻患者,其惊险治疗历程为公众健康意识敲响警钟。
病情回顾:拒绝手术埋隐患
患者赵某某首次因“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主管医生明确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治病灶,但患者自觉腹痛缓解后强烈拒绝手术,仅接受5天抗感染治疗便自动出院。
病情急转:小石头酿成大危机
仅半个月后,赵某某腹痛再次发作且程度更剧。经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紧急转入我院。检查结果示:胆囊结石已移位堵塞胆总管,引发重症胆道感染、急性肝损伤及胆红素飙升。其中转氨酶及直接胆红素均升至正常值5倍有余。综合考虑病情后,主治团队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当前胆总管梗阻随时可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若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将直接威胁生命。
迎难而上:精细手术化解危局
经充分沟通,患者及家属同意普外科徐智教授团队制定的急诊手术方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视情况留置T管。术中所见触目惊心: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致密粘连,胆总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胆囊内甚至可见“白色胆汁”。更棘手的是,胆总管末端一枚5mm结石与管壁紧密嵌顿粘连,套石网篮多次尝试取石均未成功。历经3小时,徐智教授团队最终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成功完成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引流术。鉴于末端结石难以撼动且胆管显著水肿,团队果断留置T管保障胆汁引流,并制定二期方案:术后2个月再行ERCP内镜取石。术后联合中医药抗感染治疗,患者现已顺利康复出院。
一颗本可轻松摘除的胆囊结石,因患者心存侥幸拒绝手术,短短半月竟“酿成大祸”。胆囊结石移位阻塞胆总管,引发胆道感染与急性肝损伤。 这也再次敲响胆囊结石及早治疗的警钟。
胆囊结石要早治早安心,切莫养“虎”为患。从本病例我们了解到,胆囊结石是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切莫因暂时无症状或恐惧手术而延误治疗。
【科普】
1.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是什么?
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指的是胆管石头崁顿,造成胆汁排出不畅,合并胆道感染,进而引起胆管炎。情况较轻时会出现腹痛、皮肤黄染、尿黄、眼睛黄染等黄疸症状;感染严重会出现腹痛、黄疸、发烧三联征表现。如果梗阻不能解除,持续加重,会出现休克、精神症状改变等危及生命可能。
2.高危人群是哪类?
(1)女性: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或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也会增多。
(2)中老年人:胆囊结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40岁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3)肥胖人群: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活动少,易生胆囊结石。
(4)饮食不规律及偏好高脂高糖食物的人群:饮食偏荤喜甜者,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3.胆囊结石为何必须及早干预?
(1)移位危机:约10-15%的胆囊结石会掉入胆总管,诱发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致死率骤升;
(2)感染风暴:反复炎症导致胆囊化脓穿孔,脓毒症风险较早期手术高出数倍;
(3)长期危害:单病变多病,胆囊结石胆囊炎可累及肝脏、胰腺等脏器,引发肝损伤、胰腺炎等。同时反复胆管炎症会导致胆管狭窄、肝硬化,甚至诱发胆管癌(肝外胆管癌患者中,30%有胆管结石史);
(4)手术难度暴增:拖延治疗致组织粘连,微创手术中转开腹率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