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传承教育

当藏蓝与洁白紧紧相连——“医警融合”守护副中心平安纪实

日期: 2025-09-01 来源: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这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

副中心的脉搏如常跳动。

然而,危险与意外从不预约,

总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刻骤然降临,

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与人性温度!

2025年8月24日上午10时40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接力,在通州街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内急速上演,为我们深刻诠释了“医警融合”机制背后那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警情突至,藏蓝飞驰护生命

图片1.png

“警察同志,孩子!孩子不行了!”一声凄厉的呼喊划破了梨园派出所民警日常巡逻的宁静。一辆车疾驰驶来,车上家长面色惨白,怀中幼童因呛水而脸部发青、呼吸微弱、意识模糊。时间,以秒计算;生命,悬于一线。没有丝毫犹豫,“快,上车!”民警的指令果断而急切。警灯瞬间闪烁,警笛长鸣,原本川流不息的道路仿佛为此开辟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这飞驰的警车,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是社会公共安全力量对人民生命最直接、最有力的承诺。

图片2.png

五分钟,在平日里或许短暂,但在生死关头却漫长如世纪。警车以最快速度稳稳停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部门前。车门打开的那一刻,民警与家长抱着孩子,如同离弦之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生命的下一站—急救室。这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更是守护责任的无缝传递,是从街头安全保障到生命救治的完美衔接,是爱与希望在生死边缘的接力传递。

医者仁心,洁白铠甲战死神

门内,东直门医院的白色铠甲战士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如同守护生命的天使,时刻准备着与死神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急诊科分诊护士凤双雪目光如炬,敏锐地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她迅速而坚定地引导:“这边!快跟我来!”没有片刻的耽搁,患儿被直接送入诊室。

图片3.png

刘庆萱医师临危不乱,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冷静,快速而准确地评估患儿情况。她毫不犹豫地立即采用标准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下、两下……每一次的动作都精准而有力,仿佛是在与死神争夺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在紧张的寂静中悄然流逝,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剧烈声响。几分钟后,一声清脆的啼哭如同天籁之音,打破了现场的凝重气氛——孩子得救了!转危为安的他,面色逐渐红润起来,生命的通道被重新打通,希望的曙光再次照亮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这一刻,是医术的精湛,是护士的敏锐,是民警的果决,共同铸就了生命的奇迹。它远非一次偶然的幸运,而是副中心“医警融合”协同机制高效运行的必然成果。这一机制,如同一条坚固的纽带,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整合了警方的快速响应、现场处置、交通疏导等优势与医院的专业救治、绿色通道等优势,形成了“1 + 1>2”的强大聚合效应,构建起一张覆盖院前、院中,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生命守护网,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机制护航,融合共筑平安梦

东直门医院作为这张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始终秉持“大医精诚”的精神,不仅专注于提升院内救治水平,更主动向外延伸,积极与公安系统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联动合作。从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到畅通警医沟通专线;从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到共同探讨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每一次探索与实践,都是为了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誓言落到实处。

温暖缩影,护百姓之所“安”

这场成功的救援,是一个温暖的缩影,它感人至深,因为它关乎一个孩子的新生,一个家庭的完整。但它更意义深远,因为它昭示着一种崭新的、更具韧性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它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不同系统之间以人民福祉为最高追求,紧密协作、共担使命的宏大格局。它证明了当警察的藏蓝守护与医生的纯洁白衣紧紧交织在一起时,所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抵御风雨,护佑万千百姓的平安健康。

图片4.jpg

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守护不平凡的民警同志!

是你们的坚守和付出,让城市的街道多了一份安宁;

图片5.jpg

致敬每一位争分夺秒、为生命续航的医务工作者!

是你们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让生命的花朵重新绽放。

东直门医院将继续深化“医警融合”实践,与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新时代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更加辉煌的篇章!让生命至上的旗帜,在副中心、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高高飘扬,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