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骨伤科手术正迈向智能化、微创化的新阶段。近日,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成功为一名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了“天玑”骨伤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椎体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此举标志着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在常规手术中,已稳步进入机器人辅助的“精准时代”,为众多骨伤科患者带来了更优的诊疗选择。
对于椎体成形术这类高度依赖术中定位与路径规划的手术而言,传统方式虽技术成熟,但在极端情况下,仍面临徒手操作可能带来的潜在挑战。天玑骨伤科手术机器人的引入,其核心意义在于将手术的确定性、安全性和微创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年近八旬的王奶奶因在家扭伤腰部,导致腰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经检查确诊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考虑到王奶奶年事已高,若采取保守卧床治疗,不仅愈合缓慢,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风险极高。经过多方了解,家属怀着极大的期望来到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求治。
接诊后,骨伤科副主任邱玉华带领团队对王奶奶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传统椎体成形术虽为微创,但依赖术中反复X光透视和经验性徒手穿刺,存在穿刺路径偏差、骨水泥渗漏风险,可能损伤周围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为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创伤,团队决定启用科室的“秘密武器”——骨伤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来辅助完成此次手术。术中精准规划出抵达病变椎体的最佳穿刺路径、角度和深度。
手术由邱玉华副主任与何天福主治医师共同完成,在机器人机械臂的稳定引导下,穿刺针精准“一步到位”,避开关键结构,直达病灶;经球囊扩张后,注入适量骨水泥,强化了塌陷的椎体。

术前X线 术前CT 术前MRI
术后影像显示骨水泥分布理想,无渗漏。王奶奶安返病房,术后第一天即可佩戴护具下地活动,患者及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

术后复查X线 术后复查CT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紧跟科技前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的具体体现。骨伤科坚信,手术机器人并非遥不可及的炫技,而是切实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利器。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机器人技术在脊柱、关节、创伤等领域的应用,让前沿科技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为更多患者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