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北京民俗博物馆共同举办暑期研学活动,众多青少年及家长齐聚一堂,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与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活动当日,医院早早洋溢着热闹的氛围,青少年们带着好奇与期待签到集合,一场融合中医药知识与民俗体验的研学之旅正式拉开序幕。科普讲座环节中,我院白景华药师以“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为切入点,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枸杞、苍术等身边药材的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孩子们不时举手提问,在互动中解锁“草药密码”。

随后的“孩子的‘治未病’妙招”讲座,郭杰医师更是聚焦青少年健康,从小儿推拿方面传授实用知识,让家长们收获了科学养育的“金钥匙”。
理论讲解后,分组体验活动让现场热度持续攀升。孩子们在白景华药师的指导下辨识丁香、藿香、陈皮等药材,亲手称量、填充香料,制作专属中药香囊。指尖捻过药材的纹理,鼻尖萦绕着草木的清香,孩子们在实践中读懂了中医药“药食同源”的智慧。小儿推拿体验区人气高涨。郭杰医生一边示范捏脊、开天门等手法,一边讲解穴位与儿童脾胃调理的关系,家长们认真记录要点,孩子们则在轻柔的推拿中感受传统疗法的温和力量。耳穴压豆体验区同样精彩,孩子们在林梓楠护士指导下认识耳穴图谱,尝试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对应穴位,切身感受“耳为宗脉之所聚”的中医理论。活动尾声的总结交流环节,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香囊分享收获:“原来藿香、薄荷不仅能驱蚊,还能调理身体!”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真正拉近了传统医学与生活的距离。

此次研学活动,是我院与北京民俗博物馆探索“中医药+民俗”融合传承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理论讲解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触摸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更串联起民俗中“治未病”“顺时养生”的生活智慧。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出更多特色活动,让传统医药与民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共谱文化传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