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清晨,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手术室张征护师与其他19名医疗队队员踏着晨曦,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湖北省武汉市,她们支援的医院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飒爽出征,火线受洗礼
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在出发武汉前,张征剪掉了心爱的长发,虽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不习惯,但她安慰自己:"头发嘛!再生资源。"
初来南方,又正值冬季,这种侵入式的寒冷,多多少少让这个北方姑娘有些不适应,但是她都咬牙坚持着。为了可以尽快适应武汉的气候,在平时饮食中,她也尽量多吃些辣味餐食,可以让自己更快融入这座城市。
到达武汉的前两天,张征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将原有的普通病房改建成新的隔离病房,医院和相关病区也很支持医疗队的工作。对于病房改造工作,张征提了很多合理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1月29日,在休息间隙,张征第一个递交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里,她写到:"在这场抗疫战斗中,身边的党员争先恐后,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召着我,使我更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
乐观开朗,团队粘合剂
性格外向开朗的张征。有她在的地方,气氛总是很活跃,充满了欢笑。为了让医疗队队员们尽快彼此熟悉,她主动承担起团队粘合剂的角色,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大家拍些照片,再剪辑一些视频。队员们彼此熟悉了,工作起来更团结了,配合也更默契了。
不仅与医疗队员们互相照顾,张征也跟当地病区的护士姐妹们相互帮持。每次穿好防护衣,她们都要为她细心的再检查一遍。错过用餐时间,她也会贴心为隔离病房里的战友们加热饭菜。
手术室护士出身的张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消毒隔离。首先将泡在消毒液里的护目镜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酒精擦拭、晾干,最后按照比例配置好新的消毒液。对于每一个步骤,她都不敢马虎,因为她的工作是在为战友们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工作时间每个班都很充实,忙起来的她,有时候会忘了这身装备的难受劲儿。工作结束时捂了一身汗,脱下隔离衣后,再喷上冰凉的消毒液,这一个班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每次到这个环节,她都会跟小伙伴笑着说一句:让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她很享受洒下消毒液的这个过程,更享受这洒下的安全感。
护身更护心,带患者做十八段锦
在病区里,除了每个班次6小时的辛苦外,张征自己觉得,在这里见识了很多人情世故。"有的时候让我感受到,百善孝为先不是一句空话",有一次,接诊一位新入院的患者,陪同前来的是老人的儿子,目送老人进入了病室,站在门口还是久久不肯离去,眼神里流露出不舍和担忧,张征多问了对方一句,得知他很想陪着父亲照顾他,但同样患病的老母亲还在医院急诊。张征安慰他:"老先生这里一切医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饮水、穿衣排便都由我们负责,您请放心。"这名男子听到这话,眼圈红了,一连说了好多句谢谢,才不舍的离开了。
从这之后,张征更加关心隔离病房的患者,不仅关注身体状况,更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伴随着新冠肺炎治愈比例的明显上升,她坚定了打赢这场硬仗的决心。每天治愈人数上升成为她鼓励患者最有力的语言。
在隔离病房里的她,经常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科学锻炼、促进康复,同时运动量还不能太大,为此可真是费了一番功夫。不过经过与队友反复讨论和初步实践,她还真找到了方法。
一天吃完晚餐后,张征来到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并询问他们想不想和她一起做吕氏十八段锦疏松筋骨,强健体质。患者听完都表示很感兴趣。有的患者虽存有疑问,但也想一试究竟。
她向患者介绍道:"吕氏十八段锦是由太极拳和八段锦演变而成,身法端庄,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体质较弱的人,锻炼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只需要两平方米的空地即可。"
随后她开始了教学过程:"今天,我先教给大家学习三段锦。一段,起势,也是热身运动;二段,头颈对抗理三焦,适合颈椎不适的患者;三段,五劳七伤向后瞧,适合腰膝酸软的患者"。她边讲解,边做分解动作,大家起了兴致,跟着我一起练习。就连不能下地的老奶奶也跟着动作挥舞着上肢……
反复练习了几遍前三段,大家对动作均已熟悉,而且都觉得很受用。有的患者感觉三段打下来,浑身上下都热呼呼的,仿佛不是环绕在一堆仪器中央,而是身处在暖阳中。还有的患者表示一定要尽快学会,出院后到公园里当个领操员,教会别的"老哥哥、老姐姐"一起做十八段锦强身健体。
看着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运动经验、拓展话题,大家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愉悦气氛,张征发自内心的开心,觉得做的这一切是那么的值得。
在她看来,带领患者练习十八段锦,是她所在团队情志护理的重要实践之一。目的就是要教会患者如何运用中医养生方法进行自我调养,使自己在舒筋活络、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从而实现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加快痊愈的目的。
病痛无情,人间有爱。在张征看来,防护服和护目镜隔开的只是病毒,却隔不断她与患者之间的信任与关爱。任何能帮助患者康复痊愈的办法,她都会积极努力实践。
她经常跟患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加油!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