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专栏 > 【已归档】十九大精神

用光和热,脚踏实地守护一方安宁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院感督查员贾宁工作随笔
日期: 2020-03-17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我是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内一内三科主管护师贾宁。2003年非典时我刚上高一,当时在学校被隔离,每天新闻看到白衣天使与病魔做斗争和死神赛跑,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从此便励志成为一名白衣战士。

  如今17年过去,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又一次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现在我已成长为一名白衣天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光荣地加入了驰援武汉预备队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预备站长的行列。

  疫情来临,2月11日,根据医院工作需要,我再次被紧急借调到院感办。虽然平时的护理工作和院感工作密不可分,但是来到医院院感办后,看到堆积如山的文件夹,两台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的电脑屏幕,不停接电话忙的抬不起头的院感办主任王玉霞,我一头雾水。原来院感不仅仅是我们平时做的,还有好多制度流程,更有当下针对新冠疫情的各种方案和培训学习。我加入了这个由供应室护士长吴彩云,医保办张文贵,王玉霞主任领导的医院临时院感督导小组,开始了疫情期间的院感督查工作。

  每周五下午,我都要和王玉霞主任开始"烧脑筋"针对医院院感工作现存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重点科室制定为期一周的督导方案和督查表格,张大哥和吴护士长按照本轮方案做为大家眼中的"恶人"下临床督查,同时收取科室自查表格。也许平时的我是科里的护理操作能手,但是对于各种方案、流程以及制度的制定,我真的是"小白鼠",站位不够高,考虑问题不够严谨,写出来的文稿到王主任那就被否定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每天加班是家常便饭,下班回家微信里的聊天记录都是和王主任商讨院感工作的细枝末节,每个周末还要忙碌辗转穿梭于各科室进行督查,开始心里觉得委屈,但看到王主任为了医院的防控方案、暴发预案的制定,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因为每次上级检查问题整改冥思苦想,很多时候崩溃的哭了,自己加这点班又算什么呢。

  我们的院感督导工作从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清洁消毒、手卫生、环境管理、学习培训等方面着手,组织全院人员包括保安、保洁等分层分批进行学习,每天组织一到两场理论培训,同时对流调、返岗、应急梯队人员的穿脱防护服培训、现场指导学习,针对问题现场解答,让每一位同事熟练掌握。在前两轮督查中,共开展两批22场现场培训,六场视频学习,制作多个学习操作视频。通过专项督查,所有人的院感专业知识有了跨越式的进步,科室区域划分明确,生活工作区域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消毒隔离规范记录;个人防护落实到位;七部洗手法人人过关。

  今年疫情中的"三八"妇女节与众不同,为提高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各科室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力开展七步洗手法短视频比赛,就连我们的保安都脱口说出"内外夹弓大立腕"和"两前三后"洗手要领。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儿科、呼吸科等是重点科室,为此我们展开了第三轮重点科室督查。他们是最危险的岗位,我们院感督导小组必须处处为他们把关,监督他们不被感染,为各科室合理规划休息室布局,划分清洁区和半污染区。因为预检分诊是临时组队,每个队员认知水平不一样,对新冠知识掌握比临床科室都要慢半拍,我们对预检分诊加强院感的督导力度,重点做好对每位队员的考核工作。

  在第四轮的督查工作中我们以回头看和查薄弱为重点,虽然大家对医疗垃圾分类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每天还会接到临床打电话咨询"按压的手消液空瓶属于哪一类?""病人用过的便盆放在哪里"……为此院感办制订了医疗垃圾分类指引,解除了大家的疑问。每天督导结束,吴护士长和张大哥都要对督查问题进行总结汇报,看到大家感控意识的不断提高,吴护士长说:"我现在每天去检查,大家不再排斥我们,都希望我们给查出问题,知道院感查得严是为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大家做得太好了,我忍不住为他们点赞。"

  我们接到院感清单"34条"文件后,针对市中医局下发的文件,结合医院四次督查的问题,形成"院感清单50条",开始了第五轮督查,王主任亲自到科室为卫生员洁具布局,量身定制消毒记录表格;统计全院所有水龙头,改为脚踏式……

  在开展一轮轮督导工作的同时,针对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主管院长胡敏"细抠"每一条细则,每一段文字,给我们派任务,及时完善更新知识、制度和方案,严格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此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终末消毒和医疗垃圾处置演练,制定院感办爆发预案、终末消毒流程,编写院感手册,在各科室设立专职督导员,明确科室消毒隔离岗位,建立了医院的院感三级防控体系,形成长效机制,人人参与,人人重视的工作格局。

  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还没有结束,院感督查工作始终在路上,身为院感督查小组成员,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脚踏实地守护一方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