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出生的宝宝都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孩子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
然而并非每位父母都是专业人士
大部分家长不能及时辨别出
孩子的一些异常状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常用来描述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
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
这多由脑损伤引起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于婴儿期出现,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
每个出生的宝宝都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孩子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
然而并非每位父母都是专业人士
大部分家长不能及时辨别出
孩子的一些异常状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常用来描述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
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
这多由脑损伤引起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于婴儿期出现,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
比如3个月了头竖不起来,6个月了仍不能翻身,不会用手抓东西。此时期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经过早期康复干预,其预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但更多的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出现了明显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某个肢体不会动或到了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则可能存在终身运动异常。
造成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1
由围生期脑损伤引起,包括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可能出现原始反射动作;肌肉无力,常伴有感觉功能障碍、动作协调困难等;最常见的疾病为脑瘫、智力低下;
2
3
由遗传疾病所引致,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及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如脊髓肌萎缩症;
4
5
6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临床表现
尽管原因不同,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最主要的特征是运动能力的缺乏。具体表现如:独坐、爬行、行走方面落后。
婴儿运动发育迟缓常常不易被发现,而错过关键的治疗时间。对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小儿出现以下任何表现应引起父母的注意,并积极请有经验的儿科医师诊断,尽早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指导。
1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注意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2
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若持续4个月以上,应注意脑瘫的发生。
3
4
5
6
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7
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应当注意智力低下的发生。
8
手握拳: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注意偏瘫的发生。
9
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椎体外系损伤。
10
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
斜视:3—4个月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
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
13
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要注意智力低下的发生。
积极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以上的一些情况,需要家长带孩子去神经内科以及康复科就诊,通过专业医生给出明确诊断以及应对措施,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回避态度,这样会错过患儿接受正确诊疗的机会,从而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事多年的儿童康复工作,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发育迟缓甚至是一些脑瘫患儿来就诊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相当一部分家长表示早期确实发现孩子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方面,但是没有重视,等到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越来越大的时候才想到就诊,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出现一些不可逆转甚至是身体结构的异常情况了,大大加重了孩子残疾的程度。对此,我们都非常惋惜。
身为儿科康复医生,我们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也提醒各位家长,当您发现孩子有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个谨慎的宝爸宝妈。
供稿:儿科 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