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夏季养生要领

日期: 2019-07-01 来源:

    夏季阳气旺盛,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阳气对人体有保护作用,“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此外,夏季养生要注意精神的调养,所谓“心静自然凉”。夏季炎热,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一、养生要领

    1.多食酸味食物

   夏至时节建议食用的酸性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等,这些食物除了可以生津、去腥解腻的功效之外,还可以增加食欲。

    2.吃凉面可以防暑降温

    凉面可防暑、降温、解除饥饿,并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但需注意的是,凉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所以还应该适当搭配一些肉类、豆制品、鸡蛋等,以达到均衡的营养。

    3.吃冷饮的禁忌

炎热的夏季,适时适量地喝些冷饮,有益于降温防暑。若饮用冷饮不当,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所以夏季喝冷饮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忌一次摄入太多冷饮。夏季喝冷饮时一般不宜超过150毫升,以免大量冷饮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和影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2)饭前饭后忌吃冷饮。饭前不宜吃冷饮,以免影响食欲;饭后吃冷饮会使正在扩张的胃部血管立即收缩,胃酸分泌减少,冲淡胃酸,降低消化系的免疫功能,引发肠炎等肠道疾病。

3)剧烈活动后不宜立即吃冷饮。剧烈运动时.人体内血液流向四肢,胃肠内血液很少。此时突然受到冷饮刺激,会减慢血液回流速度,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腹痛腹泻。同时.剧烈运动后咽喉部处于充血状态,冷刺激会促使咽喉部机能紊乱,引起咽喉疼痛、声嘶。

特别注意:年老体弱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宜多吃冷饮,以免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过分贪凉饮冷,易导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咽炎患者,摄入冷饮,可引起咽部血管收缩,血流变少,导致局部的免疫力下降;婴儿应忌食冷饮,幼儿宜少吃冷饮,以免引起胃肠痉挛。

    4.起居养生

起居方面,宜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夏季炎热,工作和体育锻炼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即使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二、养生食谱

1)银花粥

    【用料】银花-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银花水煎去渣,取浓汁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与粳米煮成稀粥,早晚两次温服。夏秋季服用尤为适宜。

    【功效】清热、消暑、除烦,可防治中暑,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者。开胃爽口,健脾益气。

2)荷叶茯苓粥

    【用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郑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