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又称牙周洁治,是指使用超声洁治器械去除牙石和菌斑,并磨光牙面,防止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洗牙是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但大家关于洗牙一直抱有迟疑态度,以下为洗牙常见的五点误区。
误区一 洗牙会损伤牙齿
很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齿表面的釉质磨掉,其实洗牙是通过超声波振动的原理将牙结石振下来,洗牙不会对牙釉质造成伤害,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有轻微的划痕,而且,洗牙后会进行抛光处理,这样可以把细微的粗糙面处理好,减少牙结石及色素沉积。
误区二 洗牙造成牙缝变大、牙齿松动
有些人洗牙之后明显能感觉到牙缝变大,牙齿松动了,从此对洗牙敬而远之。其实,牙齿与牙齿之间本身就存在缝隙,正常情况下被牙龈覆盖,而牙结石沉积后会压迫牙龈组织造成牙龈萎缩,牙缝间充满牙结石,洗牙清除掉结石后缝隙自然显露出来。此外,每颗牙齿周围都由牙槽骨环绕,牙槽骨保证牙齿不松动,而长时间不清理的牙结石在压迫牙龈后会进一步侵蚀牙槽骨,造成骨量减少,从而造成牙松动。大量牙结石沉积牙面后,会产生“夹板效应”从而固定住牙齿,平时感觉不到牙齿松动,牙石被洗掉后,于是又重新出现了松动,实际上洗牙正是把导致牙齿松动的因素去掉。总而言之牙齿松动的原因是骨头的丧失,与洗牙没有关系。
误区三 洗牙后牙齿敏感
洗完牙一段时间内,牙齿会对冷热刺激敏感,这是正常的。因为牙石阻挡了外界的刺激,牙石去除后,牙齿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产生敏感症状。一般这种敏感症状可通过使用脱敏牙膏得到改善。
误区四 洗牙能把牙齿洗白
正常牙齿的颜色其实是略带黄色的,洗牙只是去除牙结石、牙菌斑及外源性着色,并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洗牙是帮你搞卫生,不是粉刷“房子”。所谓的外源性着色是指牙齿“外在染色”,如食物色素、烟渍、茶渍等造成,对于这部分人洗牙有较大的改变。
误区五 洗牙会出很多血
其实出血的多少往往是炎症程度的反映,这种情况类似刷牙出血,不能因为出血就不去刷牙或洗牙,相反,只有认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症,炎症控制或消除后出血会减轻或消失。另外,在洗牙时混有洁牙机头喷出的水及唾液,也会造成出血很多的假象。
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