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音乐也能治病?听说针灸与音乐也相配哦

日期: 2019-11-14 来源: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所以有“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一说。在聆听音乐中让曲调、情志、脏器产生共鸣,达到涤荡气脉、调畅情志和鼓动心脉的作用。 

   

  像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音乐也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的中草药的特性。音乐也需要炮制,使用不同的乐器、节奏、力度、和声等,彼此配伍,舒体悦心。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属于音乐疗法的一种,《乐记》和《黄帝内经》中的五音学说是其理论基础,《类经附翼》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句话说明音乐作用的先决条件是人心感于物。五行音乐疗法基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与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五音入五脏原理,结合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平衡身心,调节情绪,以达到改善脏腑功能和调和全身气血津液的目的。 

   

  中医的音乐疗法就是根据宫、商、角、徽、羽5种民族调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调治的。下面就具体描述一下:

   

  角调,为春音,属木,通于肝,养肝要做到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久了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会出现抑郁、易怒、乳房胀痛、胆小、容易受惊吓等种种不适,而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可有通肝解怒、养阳保肝的作用,推荐曲目:《欢乐颂》《胡笳十八拍》《茉莉花》《喜相逢》,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

   

  徽音,为夏音,属火,通于心,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循环,现实中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着我们的心,很容易有心脏系统的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烦躁等,徽调振奋心阳、调和气血,能够促进体内气机流通,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氧代谢,心情舒畅,推荐:《百鸟朝凤》《紫竹调》《草木青青》《平沙落雁》。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

   

  宫调,为长夏音,属土,通于脾,脾是我们身体里的中药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都会给我们的脾胃造成负担,会出现腹胀、肥胖、口唇溃疡、疲乏等不适,这时候听一些悠扬沉静、醇厚庄重的宫调式乐曲,可以起到调节作用,调节中气的协调与稳定,中气强则脾胃之气强,推荐曲目:《十面埋伏》《鱼櫵晚唱》《秋叶私语》《满江红》。最适宜在进餐时或进餐后一小时内欣赏。

   

  商调,为秋音,属金,通于肺,肺在我们身体里主管呼吸,和外界接触频繁,空气中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人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出现咳嗽、鼻塞、气短、容易感冒等,商音以收敛为主,可提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协助肺发挥宣发肃降的功能,使肺脏更好调节全身气机,防止痰的生成,推荐:《阳春白雪》《将军令》《金蛇狂舞》《黄河》。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

   

  羽音,为冬音,属水,通于肾,肾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它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的能量长期处于匮乏状态,就会出现面色暗、尿频、腰酸等症状,羽调式曲调缠绵婉约、行云流水可入肾,收涩气机,增强肾的藏精纳气功能,养脑益智,防止记忆力减退,推荐:《梅花三弄》《小提琴协奏曲》《船歌》《红梅赞》。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

   

  

  了解了以上关于五行音乐的内容,相信很多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自行选择养生模式了。

  北京按摩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