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雨水节气,天气开始回暖,草木随土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自然界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春季是生发之时,肝主生发。五行之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易克脾土,春季肝气旺盛而脾胃羸弱,又因为降雨逐渐增多且时有寒潮,故春季养生当以顺肝性、养脾胃、避寒湿为主。
01慎防湿邪
防湿邪首先是“避”。雨水节气降雨多,出门最好带把伞,这样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湿衣裹身而感受寒湿会引发疾病,若不小心感受,应及时祛除。例如,喝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泡个热水脚,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湿。


02经络保健
可以选择脾经、胃经、肝经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比如:坐位敲打大腿、小腿的内外侧;也可以通过揉腹达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的目的。但注意不要空腹揉,也不要饭后立即揉,可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操作。还可以选择足三里、阴陵泉、太冲三个穴位进行按压或者艾灸。



03药膳食补
饮食上要注意“减酸增甘”,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增添一些甘甜。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药物可达到较好的滋补作用。为大家推荐一道养生粥品——党参山药薏米粥。党参味甘益气,山药健脾,薏米祛湿,三者合用相得益彰。喜甜的朋友还可以加入红枣,味道甘甜又有健脾的功效。

04运动养生
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放风筝等运动。另外,老年人的晨练不宜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进行锻炼,以免因气温低、雾气重,诱发心脏及呼吸系统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