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睡眠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中医将失眠症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认为人体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为不寐的基本病机。发生的原因多与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常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
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故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口问篇》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睡眠监测与治疗中心创立失眠中医药综合干预模式。通过科学监测和中医四诊对睡眠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及辨证论治。今天为大家介绍其中一种新疗法——"振腹"。

振 腹 疗 法
振腹疗法由国家名老中医臧福科教授创立松振法并运用在腹部,经付国兵教授及其弟子三代人三十余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手法和取穴方法的纯绿色中医推拿外治疗法。
在治疗上以振腹系统手法为体,以辨证取穴施术为用,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穴及四肢相关经穴等方法,偕一点而调全身,以一法而统诸法,体现了中医学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的思想。以培元气、调运化、畅气机为基本原则,调整元气的虚实盛衰并畅通其运行通路。从而恢复脏腑功能,治疗包括失眠、糖尿病、便秘、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外、妇、男诸科疾病。
振腹治疗失眠的优势
1. 振腹疗法为纯手法治疗,适应人群更广泛;
2. 振腹疗法有别于普通筋伤类推拿,以调理脏腑阴阳、调节脏腑气机为主,对失眠的治疗效果更佳。
如何作用于"不寐"
主要手法:振法、推法、摩法、按法、揉法、击法、拍法、拿法、搓法。
主要取穴:神阙、关元、天枢、气海、中脘、足三里、照海、脐周部。以疏肝泻火、清热化痰、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头部治疗主要操作于印堂、迎香、太阳、神庭、睛明、攒竹等穴以驱散外邪、安和心神,五指扫散头部胆经区以疏通胆经、畅通情志。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机辨证取穴,调整脏腑功能。
小鼓再为大家推荐几种适宜居家改善失眠的自我推拿小妙招~
①用(中指指腹轻抹)抹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5~6遍;

②用抹法,从印堂沿眉弓至两侧太阳穴做5~6遍。
③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遍。

④拇指或中指按揉头面部重点穴位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每穴约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