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夏日炎炎 如何预防蚊虫叮咬

日期: 2021-07-05 来源:鼓楼中医医院

  盛夏来临,每个人都少不了被蚊虫叮咬的烦恼。不过,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能快速消肿,有的人皮肤却像"中毒"似的出现大面积红肿、硬块,甚至水疱,感到刺痛、灼热、奇痒。这是为什么呢?又该如何预防? 

  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蚊虫叮咬的小知识~

  1.蚊虫叮咬后的表现

  蚊子常叮咬在皮肤暴露部位,叮咬后可发生血管性水肿;一般被叮咬后可无反应或者出现风团、瘀点、瘀斑。

  螨虫叮咬常为水肿性风团样丘疹、丘疱疹或者瘀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

  跳蚤叮咬可在吸血处形成带出血点的红色斑丘疹,损害常成群分布;若对跳蚤唾液过敏者会出现水疱,红斑等"丘疹性荨麻疹"表现。

  另外,一些毒虫需特别注意,如毒蜂蜇伤,局部立即出现红肿、水疱并伴明显疼痛、烧灼感及瘙痒,还可出现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桑毛虫、刺毛虫等蜇伤后除了会出现瘙痒、灼痛、皮炎,严重者会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2.为什么没有被咬过的地方也起红疙瘩呢?

  局部皮肤被叮咬后出现的皮疹是虫咬皮炎。有的蚊虫叮咬后,还会将分泌液留在皮肤里引起过敏反应,形成皮疹,这就是"丘疹性荨麻疹"。

  表现为呈纺锤形红色风团样,中央有小水泡、疱液清亮,抓破后形成浆液性或血性结痂。若搔抓后容易引发感染,还可发展为结节性痒疹,瘙痒难忍。局部皮肤被叮咬后出现的皮疹其实就是虫咬皮炎,但有的蚊虫叮咬后,并没有拍拍翅膀飞走,也会将分泌液留在皮肤里引起过敏反应,形成皮疹,并伴发瘙痒,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丘疹性荨麻疹"。

  3.被咬之后如何处理

  1.注意不要用力搔抓,以免皮损破溃导致感染。

  2.可使用花露水等涂在叮咬处,也可使用肥皂水涂抹以中和酸性毒液。

  3.局部红肿或瘙痒,可用纱布或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

  4.若皮疹多发、红肿明显、瘙痒剧烈,应及时就医。

  5.遇到不明毒虫停留在皮肤上,切勿拍打,应赶跑或掸落。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

  4.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预防蚊虫叮咬,首先是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夏日炎热,出汗多,恰恰是蚊虫最喜欢的味道,建议勤洗澡,枕头、被褥、凉席勤换洗,室内床缝、地板缝等仔细打扫。其次是做好防护,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外出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第三,蚊虫也爱"夜生活",尽量避免黄昏和夜晚外出,避免去树丛、竹林、雨后积水处。此外,家中宠物要按时驱虫,定期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