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舌尖上的春天

日期: 2022-04-19 来源: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古人讲四季养生应应时应景,大自然在春季给了我们很多馈赠。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承担集中隔离任务的酒店坐落在昌平区一个美丽的度假村,野菜资源丰富。医院派驻的医护人员在日常耐心细致地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与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探索身边美好,寄教于乐,精心整理了一份中医版“舌尖上的春天”。

  报春菜——荠菜

  荠菜别名地菜、地丁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水肿、淋证、吐血、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疾病有较好疗效。荠菜香甜味美是春天大众的家常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适合清炒、煮汤、凉拌、或做成饺子馅包饺子。

11.jpg

  食疗贴士——荠菜豆腐羹

  材料:荠菜适量、豆腐一块、鸡蛋一个、盐、鸡精、胡椒粉、油适量。

  2、做法:将洗净的荠菜焯水过凉水后攥干水分,将豆腐切成丁后焯水,鸡蛋打成蛋液备用。向锅中加入清水,加入豆腐丁,大火烧开后改中火加入荠菜、蛋液、盐、鸡精、胡椒粉等调味品,关上火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解毒菜——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性甘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利尿通便之功效,对乳腺炎、咽痛、疔疮肿毒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研究同样显示其较高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胃肠蠕动,身体新陈代谢有益。蒲公英食用方法较多,在蒲公英未开花之前,可采其嫩芽,用开水汆烫后凉拌,可做青菜烧汤,也可清炒,或切碎做馅。蒲公英虽然味道鲜美但脾胃虚弱之人及易过敏等人慎服。

22.jpg

  食疗贴士——蒲公英饼

  材料:蒲公英适量、面粉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蒲公英,焯水切碎备用。在面粉中加入水,加入切碎的蒲公英揉成面团备用。向锅中加入适量油,将面团压扁成形,煎至两面金黄。

  保肝菜——茵陈

  茵陈又名白蒿,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茵陈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黄酮类、有机酸、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抗血压、调血脂等功效。但茵陈苦寒、所以脾胃虚弱之人应当慎用。

33.jpg

  食疗贴士——凉拌茵陈

  材料:茵陈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茵陈洗净去杂质、入锅中洗净焯后捞出,切碎放入盘中。放入适量的盐、白糖、麻油拌匀即可。

  春日野菜鲜美、营养丰富,但需注意的是来路不明的野菜不宜服用,以免中毒。食用前尽量用开水汆烫。此外,野菜多苦寒之品,在清热解毒的同时也易伤脾胃,不宜大量食用,久放及隔夜的野菜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