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小寒将至,年味渐浓,温补肾阳,疾病不来扰

日期: 2024-01-09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岁末暮雪 时光不寒,转眼间冬天倒数第二个节气来了。天气虽冷,但心要柔暖,凛冽隆冬后,和熙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等待我们以健康姿态去拥抱它。

自然界的寒邪要想侵犯人体,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侵犯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另一种除了直接伤及脾胃之外,还会伤及少阴经,直中脏腑,非常容易伤及心和肾。所以小寒时节的养生重点是温肾阳、通心阳。

一、小寒 · “三防”

1.防身体受寒

腰部受寒容易伤及肾脏,使人畏寒、无力,影响食欲。男性会出现腰背酸软,甚至早泄,女性则会影响月经规律。背部极易受寒,散失热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给各种疾病可乘之机。

人体许多重要的脏器就在腹部,肚子受寒容易引起经脉气血不通,让不少器官都“不痛快”。

2.防肠胃受寒

除了做好保暖之外,多吃些细软的食物,细嚼慢咽。尽量别吃生冷的或是烧烤、辛辣的食物。三九天可以进补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像红枣黑糖姜茶。

3.防脚部受寒

很多人冬天手脚冰冷,甚至影响睡眠。脚部受凉可引起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因此,要注意脚部保暖,睡前可用热水泡脚,用力揉搓脚心。

二、小寒 · “三搓”

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目的。

【搓腹部】长期坚持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搓腰部】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益处。

【搓颈部】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试试搓揉这里暖身。

三、小寒 · 暖寒补益

小寒为阴邪最盛的时期,从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暖食以补益。这里的「暖」,指的不仅是食物的温度,还包括食物的属性。譬如栗子、大枣、南瓜、桂圆、淮山、芋头、花生、黑豆、黑芝麻、羊肉、牛肉等都是属于性偏温的食物。

尤其是以豆类、薯类熬煮的粥类,含有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预防因冬日活动较少、胃肠蠕动较弱引起的便秘问题。

推荐食谱:芋头芝麻粥。芋性平,味甘,有益胃健脾、补中益气的功效,特别适宜脾胃虚弱的儿童、患肠道疾病的人群及久病体弱的老人食用。

芋头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其富含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芋头中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通过养生,调理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