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是生活中偶尔会出现的情况,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它的发生除了带给我们不舒适的感受,同时还是一个异常信号。如果症状长期持续及加重,说明身体持续在处于阴阳失衡的状态下,长此以往,会从功能性问题逐渐形成不可逆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胃病、肝胆疾病等等。现代医学认为味觉产生于舌表面味蕾,苦味受体被刺激后,经味觉中枢的处理提供给大脑,我们就尝到了苦味,如果出现局部口腔环境的问题、消化系统以及精神类问题等,可能会出现口苦的现象。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上,我们怎么看待口苦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杨婕将在本文中为大家解答。
老百姓经常提到,嘴里觉得苦是“上火”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黄帝内经》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色为赤……在味为苦。”《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提到“苦走心而火气盛”。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告诉我们苦和心火相关的道理。苦为心之味,也就是说,当人心神抑郁、焦虑烦躁时容易出现口苦,并常伴有面红耳赤、头痛、目赤、失眠、小便色黄的表现。改善这个问题,首先要自我调节,调畅情志。其次,中医理论讲究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效,使水液进入膀胱,所以清心火的有效方式,是使心火随着小便排出体外,一方面,适当多饮水、多排尿,是清心火的方式,另外可以配合清心火的中药如导赤散。在饮食上,可选择食用莲子、百合、赤小豆,也可以用莲子心、栀子来泡茶饮用。另外,配合按揉劳宫穴(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可以起到协助清心火的效果,按揉3-5分钟,每日2次。
同时,口苦并不能简单的完全对应心火,中医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指出口苦并不是都因为心火所造成的,还可能和其他脏腑相关。首先是胃火,我们听说过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胃本身有多气、多血的特点,很容易在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刺激下,出现气血过剩而化火的情况。另外,从经络的巡行上看,胃经的走行是围绕着口唇,所以胃火常常会沿着经络的走行上泛到口,导致了口苦。胃火炽盛,多因过食辛辣厚味导致,除口苦外,还可表现为胃部的灼热甚至疼痛、牙龈肿痛、便秘臭秽,舌红苔黄等,对于胃实火的治疗,多使用黄连黄芩汤一类,可以看到,使用了苦寒的药物,用清热泻火的方式来治疗胃火。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见微知著,自己意识到阴阳失调的趋势,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并通过食疗、茶饮、按摩等方式,来纠正胃火。可适当吃一些清胃火的食物,如绿豆、银耳、西瓜汁、苦瓜、黄瓜等。另外,穴位按摩也可以有助于降低胃火,可以选择足部的内庭穴(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解溪穴(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每个穴位按揉按3-5分钟,每日2次。也可以酌情使用代茶饮的方式,黄连、知母、芦根泡茶来泻火。
最后,口苦还可能由肝胆气机失常引起。肝胆是人体气机的枢纽,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胆气不舒则郁,郁则枢机不利、气机不调,胆液上犯则发为口苦”,这里的少阳可以暂且简单的理解为肝胆,长期情志郁滞,气机不顺畅,导致肝气郁结,胆汁排泄不通畅,苦涩的胆汁随气机上逆到口腔,就尝到了苦味。此时的症状,除了口苦,还会出现厌恶油腻、腹胀胁痛,恶心、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舌苔黄腻等症状。中医治疗常用疏肝利胆的方药如柴胡疏肝散,对于兼有湿热的患者使用经典的龙胆泻肝汤。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调畅情志,充足的休息,可适当配合饮用玫瑰花茶、绿茶,服薏仁粥或粳米粥的方式以疏肝胆、祛湿热。另外,阳陵泉是胆经的下合穴(小腿外侧,位于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穴位按揉按3-5分钟,每日2次,可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