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笑尿了”可能是种病——聊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日期: 2025-02-11 来源:护国寺中医医院

运动、健身、广场舞,在这些挥汗如雨的快乐时刻,下身不知为何一股“湿意”袭来,您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吗?如果没有,可以问问身边上了年纪的女性长辈,大多都可能问出这样的尴尬: 咳嗽几声内裤就湿了;打个喷嚏尿就流出来了;哈哈大笑的时候,不自觉要夹紧双腿,生怕又尿裤子了;身体很健康,只是一干活,就觉得下面有个球样的东西掉出来……虽说对身体健康的直接伤害不大,却足够让人原地破防。这让许多女性羞于启齿的疾病,压力性尿失禁。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图片1.png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或体力活动等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的危害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在女性中尤为普遍,研究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则高达28%。压力性尿失禁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卫生、社交和工作,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困扰。由于患者不敢接近他人,也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所以有人把尿失禁称为“社交癌”。除此之外,尿失禁还会引起外阴部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甚至损害肾功能,直接威胁人体健康。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很多女性朋友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关注不够,导致了延误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图片2.png

1.年龄:就像人老了,眼皮会耷拉、皱纹会增多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妇女的盆底支撑组织也会松弛,就像用久了的橡皮筋一样失去弹性。这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憋不住尿,解大便困难,严重的还会出现“那地方”有东西掉下来(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2.生育:女人十月怀胎,子宫不断增大,原本平平的腹部像装进个大西瓜,盆底组织要长期承受不断增大的压力;婴儿经产道分娩时,对阴道、膀胱及尿道造成很大压力,神经和肌肉极度延展,发生损伤的机会增加,最终导致尿控能力下降。

3、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

4、长期腹压增高:常见于肥胖、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久站立等人群中。肥胖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显著增高,体重减轻与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和缓解相关,减肥后的患者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50%。

压力性尿失禁的三个等级

轻度

如咳嗽、打喷嚏、大笑等活动,腹部压力快速增加,会有轻微的尿失禁症状,但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影响不大。

中度

如上楼梯、快走等轻微体力活动时,会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经常使用卫生巾或护垫,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重度

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出现漏尿,对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压力性尿失禁该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教育进行治疗,戒烟、减重、避免重体力劳动和一些增加腹压的活动或治疗慢性咳嗽,都有助于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并改善症状。

2、盆底肌功能训练

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简便易行,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持续3个月的肌肉锻炼可以明显改善盆底功能。

图片5.png

方法:吸气→收缩肛门阴道(3-5s)→呼气→自然放松→反复进行,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这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做,比如看电视时、排队时,甚至洗碗时,都可以练习,贵在坚持。

3、盆底电刺激治疗

图片6.png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可借助置于阴道内的电子探头,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电刺激,通过神经肌肉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加,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控制。在治疗的同时监测盆底肌肉的活动状态,并将信息转化为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医生和患者,使其了解盆底肌肉锻炼的情况,是调整锻炼、测量盆底肌反应性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手段。如果单纯的盆底肌锻炼是跑步健身的话,那生物反馈则相当于是健身教练和跑步机,可以协助我们更加高效、更加正确地完成盆底肌肉锻炼。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常见方法,包括抗胆碱药物和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它们能够改善膀胱的功能,减少膀胱收缩,从而减轻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比如已经有东西脱出阴道口,就需要手术治疗,就像做美容拉皮一样,将松弛的盆底组织托上去,使它恢复到正常位置。目前公认的“金标准”为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最后再次提醒女性朋友:预防重于治疗!未雨绸缪,珍爱自己,让我们远离盆底松弛所导致的“社交癌”,压力性尿失禁虽可恶但不可怕,积极就医,勇敢表达。让女性的晚年生活更加愉快,更有尊严,更有质量!享受健康自由人生,与压力性尿失禁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