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中医养生】为肠道“开道”,告别梗阻烦恼

日期: 2025-02-17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今日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主治医师路理杰带您告别梗阻烦恼。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梗阻一旦发生,肠腔内容物不断积聚增多,肠管壁将逐渐出现缺血、水肿、肠腔内细菌移位,甚至出现肠管坏死、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危及生命,因此应尽快解除梗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临床常见的急救措施是通过引流的方式将胃肠道内的潴留物引出从而减轻肠道的压力,缓解症状。

传统的减压方法是从鼻置入胃管进行引流,它往往只能引流出胃内潴留物,对肠道内的引流效果有限。

肠梗阻导管是一种更优化的缓解肠梗阻的处理措施。导管全长3米,头端有重力珠引导,利用患者本身胃肠的蠕动和重力的作用,肠梗阻导管可以一直“走”到小肠内,真正达到胃——肠道的引流,从而更好缓解肠梗阻症状。由于肠道本身的弯曲及肠梗阻导管头端注入水囊固定,肠梗阻导管脱出的概率非常低,可谓是安全又有效之法。

52岁的冯女士既往有子宫切除手术史,多次出现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考虑肠道动力不足,此次再次出现腹胀痛伴无排气排便,考虑小肠肠梗阻,就诊于我院门诊,王志斌主任阅片后,立即在胃镜下置入肠梗阻导管,置管两天后进行CT复查。检查显示,肠梗阻导管已通过梗阻处,到达远端空肠。王女士腹胀好转,恢复排气排便,住院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余无不是,准予出院,继续门诊中药善后。

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作为治疗肠梗阻的新型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它通常是一根柔软的管状导管,带有一个可膨胀的球囊,可通过内镜或介入的手段将导管经鼻置入,从而创造一个通道,让梗阻处的积压内容物得以通过导管引流排出。

肠梗阻导管的适应症:

(1)单纯性粘连肠梗阻:特别是术后早期出现的肠梗阻,在欧洲已被纳入肠梗阻导管的适用范围。虽然绞窄性肠梗阻不适合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但对于轻度粘连引发的肠扭转,以及因肠内容物增多导致肠管扩张而形成的局部循环不良等情况,临床上也有通过导管减压得以缓解的案例。

(2)对于那些术后容易引发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例,可在外科手术中把肠梗阻导管当作肠排列导管使用,以此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

(3)肠梗阻导管可用于小肠深部的造影检查,有助于医生更清楚地观察小肠内部情况,进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4)晚期肿瘤性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能够进行小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以及药物灌注治疗等。

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西)设有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脾胃病中医治疗室,安宁疗护病房,已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胃肠道息肉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ERCP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等专科诊疗项目。其特色是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早癌,进展期肿瘤诊疗及晚期肿瘤安宁疗护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