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强调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体重管理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举措,因为体重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
一、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手”
肥胖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当体内脂肪过多时,胆固醇水平升高,新陈代谢紊乱,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长期可导致心脏功能减弱,甚至引发心力衰竭。此外,肥胖还会引发全身性炎症,加剧血管损伤,显著提高冠心病发病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肥胖是其中关键因素。心力衰竭、心脏扩大、房颤等疾病,也常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二、科学减重,拥抱健康
改善生活方式
“管住嘴、迈开腿”是健康生活的黄金法则。
饮食: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食品的摄入,选择新鲜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控制每日热量。烹饪时优先选择清蒸、水煮,避免油炸、油煎。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适当加入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保持好心态,充足睡眠不可少
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同样重要。长期压力大、睡眠不足会干扰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影响体重和健康。
定期体检,精准防控
定期体检至关重要,可及时掌握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关键指标,发现异常迅速干预,将疾病遏制在萌芽阶段。
血脂检查是了解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主要指标包括:
总胆固醇(理想值<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L)
甘油三酯(理想值<1.7 mmol/L)
温馨提示:心血管患者具体参考值需咨询专科医生。
三、中医助力,调脂减重
肥胖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可选择中药饮作为一种辅助降脂方法。
组成:石菖蒲、紫苏叶、陈皮、泽泻、荷叶、生山楂、适量茶叶。
用法:泡水服用,随饮随续水,至味淡为止。
功效:消脂减肥
温馨提示:虽然中药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血脂或辅助降血脂的作用,但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心血管病患者请在专业医师经过辨证后,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饮。此外,针灸、耳穴等中医适宜技术也具有一定辅助减重效果。
保持健康体重,不仅是追求个人健康与理想身材的需要,更是全民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举措。健康体重的维持依赖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它能有效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相反,不健康体重多因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饮食、久坐不动等造成,易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对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维持健康体重对于预防肥胖及相关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