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关节的 “小脾气”—— 骨关节炎。这可不是个小角色,它常常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生活添乱,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可能被它盯上。那骨关节炎到底是咋回事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一、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是引发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颇高。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半数的膝关节疼痛患者患有OA;而到了75岁以上,这一比例更是超过80%。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已超1.5亿,对民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民间,骨关节炎还有不少别称,像“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其中流传最广的当数“骨质增生”。这些名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疾病的特征,也反映了大众对这一病症的普遍认知。
二、骨关节炎的 “早期预警”
骨关节炎早期症状隐匿,常被患者忽视。晨起时,手指、膝关节会僵硬,活动不灵活,仿佛被定住。不过,活动一会儿僵硬感通常30分钟内就会消失,这和类风湿关节炎晨僵不同。活动关节时,还会听到 “嘎吱嘎吱” 声,有的人还会感觉关节隐隐作痛,疼痛轻微,时有时无,活动加重,休息缓解,容易被忽视。当您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甚至变形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三、骨关节炎是怎么出现的?
骨关节炎从哪来?发病原因很复杂。年龄是关键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像用久的零件开始“磨损”。40 岁后,关节软骨磨损加快、弹性变差,如同汽车轮胎花纹磨平,易出问题。

体重也是一大原因,肥胖会使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每增加1公斤体重,膝盖关节就会多承受3公斤的压力。长期下来,关节软骨就容易被磨损。
长期过度使用关节也是引发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长期从事高强度的运动,如长跑、篮球等,容易导致关节损伤。这些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会逐渐发展为骨关节炎。还有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或重复使用关节的职业,如教师、流水线工人等,也容易患骨关节炎。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
(一)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骨关节炎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减轻关节的负担。

适当运动:选择对关节冲击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保护关节。


避免关节损伤:在运动或工作中,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度使用或受伤。比如,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跑步、跳跃或下蹲,同时减少爬楼梯和爬山等活动。这些动作会对关节造成较大的冲击和磨损。如果工作需要经常蹲着或跪着,建议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矮凳或护膝,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如果关节出现疼痛或不适,要及时休息。
(二)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其他镇痛药、缓解症状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等。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
手术治疗: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
骨关节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它。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关节,让它们能够健康地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