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东方24节气·谷雨】谷雨养生正当时:护颈祛湿两不误,中医妙招助安康

日期: 2025-04-14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清代郑板桥曾以诗画描绘谷雨时节的闲适雅趣——晴风暖日、好友品茗、挥毫泼墨,竹石画间一盏清茶,静享惬意。而“谷雨”二字本寓“雨生百谷”之意,这一节气将降雨与农耕紧密相连,预示万物生长。下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治医师季伟将为您娓娓道来关于谷雨养生的那些事儿。

一、谷雨养生:防“风邪湿寒”,警惕颈背痛

随着谷雨节气的结束,气温逐渐攀升,降雨量开始增加,早晚的温差也变得显著。然而,尽管季节尚未完全转换,许多人已经换上了轻薄的夏装。这种做法可能会让身体暴露于风邪、湿气和寒气的侵袭之下,尤其是裸露的部位,容易导致气血瘀滞和疼痛。颈背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中医称之为“项痹”。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麻木、眩晕和头痛等。项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老体衰、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跌打损伤等,中医将其分为五种证型:风寒湿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亏虚型。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其中两种最常见的类型。

1.风寒湿阻型:以颈肩上肢酸痛麻木为主,同时伴有头部沉紧感、颈部僵硬、活动不便、恶寒畏风等表现。舌体呈淡红色,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刺痛,疼痛位置固定,夜间加重同时伴有肢体麻木。舌体呈暗红色,苔薄白,脉弦或涩。

自我保健方法:

(1)按揉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压穴位,头稍后仰,按揉2分钟。

(2)点按两侧颈肌:用双手四肢指端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部两侧肌肉向下点按至颈根部,重复10遍。

(3)拿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肩部最高点。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肩井部位的肌肉,从上至下,反复操作10—15次。

(4) 揉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曲池穴,揉动2分钟。

(5)阿是穴(痛点按摩):用拇指或掌根在痛点上轻轻按压并揉动2分钟。

温馨提示: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感到酸胀但不疼痛为最佳。按摩后可以配合热敷(如热毛巾、暖宝宝或盐袋等),帮助放松肌肉,增强效果。此外,日常需注意:晨起洗头后要及时吹干,避免头颈部受寒;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宜,避免过高加重颈部负担;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伸展腰背,走动片刻,缓解肌肉紧张。

二、饮食调养:健脾祛湿,吃对更健康

谷雨时节湿气较重,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疲倦等症状。此时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茯苓、芡实、冬瓜等。还可以喝一些祛湿茶,如陈皮茯苓茶、薏米红豆茶等,帮助身体排湿。

三、起居运动:顺应自然,蓄力迎夏

此时节,我们应遵循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以顺应自然的节律。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太极拳或八段锦,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阳气。鉴于早晚温差较大,大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同时,保持心情的愉悦和舒畅,顺应春季阳气逐渐旺盛的特性,为迎接夏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