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这种人畜共患的“鸟疫”,你了解多少?

日期: 2025-05-15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最近有朋友问我,家里养的鹦鹉突然生病了,自己跟着也开始咳嗽发烧,这会不会有什么关联?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一种容易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鹦鹉热,它还有个名字叫“鸟疫”。掌握这些知识,能帮你和家人更好地预防!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学名“psittacosis”,由鹦鹉热衣原体(Cps)感染引起,是典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别被名字误导,它可不只“偏爱”鹦鹉!各种鸟类、禽类,甚至部分哺乳动物都可能成为传染源。

人类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被感染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中招,也可能因接触病禽羽毛、组织,甚至被抓伤、啄伤后,病原体从皮肤黏膜或消化道“趁虚而入”。更要注意的是,虽然罕见,但鹦鹉热也存在人传人的可能!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从接触病菌到发病,通常需要5-14天(最短3天,最长可达45天)。发病后,症状从轻到重差异很大,典型表现包括:

高热不退:体温常超过38.5℃;

呼吸道症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

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畏寒;

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

划重点: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接触过鸟类,一定要主动告诉医生接触史,帮助快速诊断!

预防鹦鹉热,记住这6招!

1.远离病禽,做好防护

清理鸟笼、粪便时,戴口罩、手套,先用消毒液湿润再清扫;

接触鸟类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避免让儿童与鸟类“亲密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

2.健康选鸟,定期检查

从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宠物鸟;

家养鸟类定期清洁鸟笼,每年带它们做一次健康体检。

3.管好环境,定期消毒

鸟市、禽类养殖场要重点消毒,及时清理羽毛和排泄物;

家里养鸟的,建议将鸟笼放在通风处,避免长时间逗留。

4.生熟分开,煮熟再吃

处理家禽时戴手套,生肉与熟食分开存放;

禽肉、蛋类务必彻底煮熟(中心温度达70℃以上)。

5.不适就医,主动告知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就医,并说明鸟类接触史。

6.特殊人群,加倍防护

孕妇、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尽量减少接触禽鸟的机会。

温馨提示:鹦鹉热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只要做好防护,完全可以避免!转发给养宠的朋友,一起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