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上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在医院百草园举办了以“生活里的中医药”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这是北京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怀柔区中医医院分馆的一次特色活动,也是怀柔中医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展示了医院工作人员创作的书法作品、手工编织中草药、非遗葫芦烙画、石头彩绘、手工木质器具、手工花卉家居装饰,让群众了解中医药不再是苦涩难咽的汤汁和令人望而生畏的银针,而是生活里馨香盈袖的雅致香事、文墨书香里的济世情怀、指尖流转的本草芬芳、石上生花的生活美学、道法自然的木质器具、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居饰品。这些展品打破了中医高深难懂的刻板印象,让千年的养生智慧变得近在咫尺,帮助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真正实现“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
雅致香事系列通过展示洛神香牌、驱蚊香囊、荷花香炉,将中医“闻香疗疾的”理念化为生活里的一抹馨香盈袖。口腔科刘得利的书法作品《黄帝内经》养生要旨、二十四节气、《千金方》摘选传递着“医乃仁术”的济世情怀,让岐黄之术在翰墨丹青中生生不息。口腔科刘怡的手工针织作品以山楂、银杏叶、人参、灵芝、菊花为形,将中医药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生动诠释了“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手绘八段锦以形导气,诠释中医“动静相宜”的养生智慧,让传统导引术融入现代生活,传播“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
葫芦与“福禄”发音相近,疾控处刘春兰的作品非遗葫芦烙画象征着幸福与美好,而这种寓意也和中医药追求的健康、平安理念相契合;石头彩绘以石为纸,《五福临门》寓意健康常伴;利用大自然勾勒出的石头天然线条,创作出“天人合一”山水意境作品,用草木山川的药用灵性展现出中医养生哲学。这些作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美学,让千年岐黄之术在石上生花传递“中医药即生活”的温暖内涵,邀您共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匠手琢木,医心琢人。医者执刀如执针,木工之艺暗合中医之道。放射科段醒民的手工木质展品武术刀剑取法五行,刚柔相济如阴阳调和;斧柄弧度依人体工学,恰似推拿手法之寸劲巧力。发簪雕作经络梳,木纹导引气血;按摩圈层叠如太极,揉散筋结。最妙是会飞的海鸥——木翼振空,暗喻“提壶揭盖”之理:肺气宣通如鸟翔,上焦得启则下焦自利。这些木器将中医“道法自然”的哲思凝于形制,以器物载医道,正是“匠手琢木,医心琢人”的生动诠释。
中医药文化中,花卉自古是养生治病的天然宝库。疾控处王敏的花卉手工作品别有韵味,柿柿如意手工插花、莫奈的花园手工立体相框画、蝶恋花手工团扇、荷花国宝居家小摆件、春色满园手工花篮展示其药用价值,带领参与者感受中医药“以花入药、以文化人”的独特魅力。
此次“生活里的中医药”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生活智慧,更让千年岐黄之术以亲切、生动的形式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艺术与实用的结合,中医药的“未病先防”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健康生活的指南。未来,怀柔区中医医院将继续以创新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其独特魅力,践行“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愿景,共同守护健康,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让我们携手同行,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书写中医药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