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就像大自然的 “火力全开” 模式。中医认为,此时养生的关键是 “跟着太阳走”—— 顺应阳气升发的节奏,既要护好体内的 “小火炉”,又要防湿热邪气来捣乱。下面就从饮食和起居两方面给大家讲讲夏季养阳的要点。
一、 饮食调治:温补阳气,清化湿热
1、少碰冰饮,给脾胃 “加件衣”
夏天总想来口冰奶茶、冰西瓜 “续命”?小心!此时阳气都浮在体表,脾胃像没关紧的窗户,容易被寒凉偷袭。吃多了冰的,可能拉肚子、浑身乏力。不妨给饮食 “加点温”:炒菜时放片生姜,喝粥时加块南瓜,帮脾胃把阳气稳住。

2、清热利湿,别忘 “顾着脾”
梅雨季一来,空气潮得能拧出水,体内也容易攒下 “湿热包”。这时该请出冬瓜、薏米、绿豆这些 “清湿小能手”—— 绿豆煮得软烂些,别喝冰的;薏米和大米同煮,健脾又利湿。但要少吃油炸、麻辣,不然等于给湿热 “添柴”。
3、补水有讲究,别让津液 “白流失”
夏天一动就出汗,相当于身体在 “排水”。补水首选温水、淡茶水,绿豆汤也不错,但别太浓。另外,菜别做得太咸,不然越吃越渴,还会让津液悄悄溜走。
二、起居调治:顺应天时,护阳避邪
1、跟着太阳睡,中午打个盹
夏天白天长、晚上短,不用像冬天那样早睡,但也别熬到半夜(23 点前得躺下),早上早点起,让阳气跟着太阳一起 “起床”。午后太阳稍 “偷懒”,咱们也眯 15-30 分钟,既能补精神,又不耗气血。
2、贪凉一时爽,阳气很受伤
空调别开太低(26℃以上最适宜),冷风别对着头吹、背吹;刚出汗时别急着冲冷水澡,不然寒湿会趁虚钻进身体;穿透气的衣服,让汗能顺畅排出来 —— 但汗出多了也伤阳气,记得及时擦干。
3、动一动升阳气,别累着
早晨或傍晚凉快时,去公园散散步、打打太极、练练八段锦,微微出汗就好。要是运动到大汗淋漓,相当于把阳气和津液 “泼出去”,得不偿失。
4、心平气和,夏天不 “上火”
中医说 “夏对应心”,天热人容易烦躁,就像心里揣着个小火球。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发会儿呆,别让 “心火” 烧太旺,不然阳气会被过度消耗。
夏季养阳的核心是“顺应自然,不违天时”,饮食起居以“温补、适度、避邪”为原则。让阳气充盛,秋冬才能少生病,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