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孩子咳咳咳不停?小心!可能是它在“搞事情”

日期: 2025-07-14 来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每当孩子咳嗽,家长总是既心疼又焦虑——要不要吃药?会不会是肺炎?怎么才能让孩子舒服一点?其实,咳嗽本身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帮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但频繁或剧烈的咳嗽确实会影响孩子的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甚至心理健康。今天,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孟伟霞跟您聊聊,作为家长,学会如何预防咳嗽、正确识别咳嗽原因、掌握科学的家庭护理方法,才能让孩子少受罪,恢复得更快。

一、孩子咳嗽总不好,要找准病因

(一)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病因:如果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侵犯儿童机体,会使气道黏膜产生炎症反应,分泌物增加,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

特点:咳嗽多伴随发热、流鼻涕、痰多、咽痛等不适症状。

护理重点: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一般1-2周内自愈。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容易被忽视)

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遗传易感性、环境暴露(如过敏原、感染)共同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

特点:干咳超过4周,夜间、清晨或运动后加重,该类型的小儿或直系亲属可能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

护理重点:避免冷空气、花粉、尘螨等刺激,需医生评估是否哮喘治疗。

(三)鼻后滴漏综合征(鼻涕倒流引起)

病因:主要由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引起,患儿鼻腔分泌物经后鼻孔,流至鼻咽部、口咽部等,对咽部黏膜造成刺激,引起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晨起咳嗽明显,常伴鼻塞、流鼻涕,可能由鼻炎、鼻窦炎导致。咳嗽持续时间一般大于4 周。

护理重点:治疗鼻部疾病,可清洗鼻腔(如生理盐水喷鼻)。

(四)胃食管反流(与饮食密切相关)

病因: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消化酶等)反流至食管、咽喉或口腔,引起咳嗽反射。其病因复杂,与解剖结构异常、功能失调、生活方式及疾病因素等有关。

特点:咳嗽常常发作于进食后、平躺或夜间,可伴咽喉部灼热感、反酸、打嗝等。

护理重点:抬高床头,少食多餐,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

(五)心因性咳嗽(情绪影响)

病因:心因性咳嗽是指由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引发的咳嗽,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

特点:以干咳为主,类似“清嗓子”、“犬吠样”咳嗽,多以日间咳嗽为主,夜间入睡后咳嗽症状消失。常见于压力大的儿童。

护理重点: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咳嗽,减少焦虑。

(六)气道异物(紧急情况)

病因:常因婴幼儿不小心误食、误吸异物,异物进入呼吸道后刺激呼吸道神经、堵塞气道。

特点:突然剧烈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常见于婴幼儿误吞小玩具、坚果等。

急救措施:1岁以下拍背压胸,1岁以上用海姆立克法,并立即送医。

二、预防咳嗽,做好这8件事

(一)保持空气清新

1.避免二手烟、气味强烈的的清洁剂和空气清新剂等刺激物。

2.雾霾天关窗,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尽量少出门,或出门戴口罩。

(二)调节湿度(40%-60%最佳)

1.干燥季节可用加湿器(需注意定期清洁消毒)。

2.或在房间放一盆水,增加湿度。

(三)增强免疫力

1.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

2.适当户外运动。

(四)勤洗手,防感染

1.教会孩子正确洗手(用肥皂+流动水,至少20秒)。

2.流感季少去游乐场、商场等密闭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五)预防过敏

1.过敏体质孩子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宠物毛发。

2.定期清洗床单、毛绒玩具,定期除螨。

(六)饮食注意

1.少吃冰冷、甜腻食物(如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等),以免刺激咽喉。

2.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

(七)防止误吞异物

1.3岁以下避免吃整颗坚果、果冻等。

2.小玩具(如硬币、乐高)、药物(如胶囊、药片等)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八)关注心理健康

多陪伴、鼓励孩子,避免因焦虑、紧张导致心因性咳嗽。

三、孩子咳嗽,在家如何护理?

(一)多喝温水

温水能够湿润呼吸道,使患儿呼吸道黏膜上附着的黏稠痰液变得稀薄,咳嗽时会容易排出,缓解患儿的不适。

(二)拍背排痰(适合有痰咳嗽)

1.让孩子侧卧或趴在腿上,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避开脊柱)。

2.每次5分钟,每天2-3次,饭后1小时内不要拍,防呕吐。

(三)调整睡姿(减少夜咳)

适当垫高枕头,体位的改变会避免痰液在呼吸道中堆积,避免鼻涕或胃酸反流刺激喉咙。

(四)热敷或泡脚(受凉咳嗽适用)

1.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背部(注意温度,防烫伤),每次敷背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睡前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五)蒸汽缓解(鼻塞或干咳)

水蒸气有温热和潮湿的特点,可增加气道湿度、软化黏稠痰液。可浴室放热水,让孩子吸入温热蒸汽(注意防烫),或使用雾化器。

(六)饮食调理

1.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蔬菜粥、面条、面片汤等。

2.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会加重患儿咳嗽。

(七)谨慎用药

1.不滥用镇咳药:痰多时止咳可能让痰液堆积,加重病情。

2.不随意用抗生素:因致病病原体类型不同,所用抗生素也不一样,所以要在医师指导下对症用药。

四、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虽然大多数咳嗽可以在家护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40次/分钟)、呼吸费力、锁骨或肋骨凹陷。

咳嗽伴随高热:体温>39℃且持续3天不退。

痰液异常:黄绿色脓痰、痰中带血。

其他危险信号:口唇发紫、精神萎靡、拒食、犬吠样咳嗽(警惕喉炎)。

小婴儿咳嗽:如出现咳嗽、吐沫、不吃奶等,需立即检查。

五、总结

孩子咳嗽时,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一)找准原因——是感冒?过敏?还是其他问题?

(二)科学护理——多喝水、拍背排痰、保持空气湿润。

(三)警惕危险信号——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需及时就医。

(四)预防胜于治疗——增强免疫力、避免过敏原、防止误吸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