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伏天养肺正当时!为呼吸系统“蓄力”

日期: 2025-07-18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夏天一到,不少有咳喘毛病的朋友就纳闷了:冬天犯的病,为啥要在夏天治?其实,这正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智慧所在,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三伏天可是调理的黄金期!

啥是“冬病夏治”?

“冬病”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和体质虚寒有关。“夏治”则是借夏季阳气最盛的时机,通过温补阳气、驱散寒邪,增强抵抗力,减少冬天发病,甚至根治。

简单说,就是趁夏天身体阳气足,给虚寒的病根“补补课”,就像三伏天给农田施肥,效果翻倍!

背后的中医道理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夏天尤其是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人体阳气也浮于体表,经络通畅、毛孔张开,刚好适合药物渗透和排邪。

冬天这些病爱发作,是因为患者本身阳气不足,寒邪在体内“作祟”。冬天外界阳气弱,寒邪更易“抬头”;夏天借外界阳气,用艾灸、敷贴等方法补阳驱寒,修复肺功能,让阴阳平衡,这正是“春夏养阳”的体现。

呼吸系统疾病怎么“夏治”?

1.三伏贴:外治代表

用麻黄、细辛、白芥子等温阳散寒的中药,研末后用姜汁调成糊状,贴在肺俞、膻中、大椎等肺相关穴位,简单有效。

2.艾灸:温阳补肺

用艾草的温热刺激补阳气,选肺俞(直接温肺)、足三里(健脾胃强肺,中医叫“培土生金”)、关元(补全身阳气)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别觉得夏天艾灸热,这正是借汗孔开放的时机,更好地温阳散寒呢!

3.中药调理:辨证开方

中医师会根据体质配药:

肺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健脾补肺;

痰湿阻肺: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化痰祛湿;

肺肾两虚:用金匮肾气丸、补肺汤滋肾养肺。

别担心夏天喝中药,对虚寒病来说,此时补阳驱寒效果更好!

4.生活配合:巩固效果

饮食:多吃生姜、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少吃生冷;搭配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补阳又护肺。“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姜能温脾胃、散寒气,很适合哦。

运动:选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后别贪凉吹风。

起居:晚睡早起,适当午休养阴;少待空调房,晚上盖好腹背防阳气外泄。

这些人不适合

孕妇、皮肤严重过敏者、发热患者、急性咳喘发作期患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别用三伏贴、艾灸等方法,以免不适。

冬病夏治是“治未病”的实践,抓住三伏天调理,能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减少冬季发作。不过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急着求快哦!

养出好肺腑,秋冬少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