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头等大事】脑病预防攻略:从生活习惯开始“重塑”大脑

日期: 2025-07-21 来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等),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很多时候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脑血管病。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从日常生活点滴守护咱们的脑血管健康。

合理饮食,为大脑注入活力

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需要丰富且均衡的营养来维持良好运转。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抗氧化剂,像蓝莓,富含大量花青素,能有效清除脑内自由基,延缓大脑衰老;西兰花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萝卜硫素,对大脑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全谷物食品也是大脑的“好朋友”,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能为大脑持续供能,保持大脑思维敏捷。此外,每周适量食用深海鱼,其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要尽量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等问题,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合理饮食.jpg

适度运动,为大脑“加油”

生命在于运动,大脑也不例外。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能显著提升大脑的功能。运动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不仅能改善情绪,还对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有益。像瑜伽这类结合了身体伸展与冥想的运动,更能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稳定大脑神经活动,预防因长期压力导致的脑血管问题。

适度运动.png

规律作息,给大脑“充电”时间

大脑在我们睡眠时,会进行自我修复和废物清理。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打乱大脑的生物钟,影响其正常功能。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恢复活力。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可以通过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更快进入梦乡。

规律作息.jpg

主动学习,为大脑“升级” 

大脑如同肌肉,越用越灵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能刺激大脑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增强大脑的可塑性。可以学习一门新语言、一种乐器,或是培养绘画、书法等兴趣爱好。社交活动也是锻炼大脑的好方法,与他人交流互动,能激发思维,拓宽视野。参加社团活动、朋友聚会,在沟通中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动学习.jpg

从现在开始,调整生活习惯,用科学的方式呵护脑血管,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打好基础。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远离脑血管病的困扰,拥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