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四庚临,高温二伏侵。从7月30日到8月8日就是二伏了。正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一年里最热的时段当属二伏,此时暑湿蒸腾,耳鼻喉疾病高发,这份防护指南助您健康度夏!
中医"三窍"防护指南
1.护耳:拒"潮"防"损"
防进水 忌挖耳:夏日炎炎,游泳或洗澡时应避免耳道进水,必要时可用耳塞防护,进水后及时侧头单脚跳将水排出,切勿用指甲、尖锐的挖耳勺等挖耳,可用棉签轻沾耳道口(勿深入),以免损伤耳道引发外耳道炎。
2. 护鼻:抗"敏"润"燥"
防过敏: 高温高湿环境易滋生尘螨、霉菌,过敏体质者需注意室内多通风、勤换枕套,避免接触过敏原。若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情况,切勿频繁用手揉鼻,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抗干燥:另外,空调房内空气干燥易导致鼻黏膜干燥,可适当使用加湿器,多喝温水,避免用力擤鼻涕,以防鼻黏膜破损出血。
3.护喉:降"火"避"伤"
二伏时人易上火,饮食方面应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可多吃梨、西瓜等润肺利咽的水果,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减少咽喉刺激。介绍一个清热解暑,利咽生津方:青果、菊花、麦冬、陈皮、霍香、五味子,以上六味各10克,放入养生壶或茶壶中,开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5至10分钟,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值此暑湿交蒸之际,用中医之法润养清窍,实为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愿你我都能避开暑湿侵扰,平稳顺遂过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