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裙子开始“内卷”,当腹肌准备“出道”,你是否也加入了“刘畊宏女孩/男孩”的夏日大军?但三伏天运动不当,小心汗水变“泪水”!今天小鼓就请出“双手救死扶伤,双脚逐梦绿茵”的90后女医师李曌嫱,手把手教你避开运动雷区,这个夏天燃脂不受伤!

热辣夏日,为何运动损伤更爱“找上门”?
·高温“暴击”:体表血管扩张导致肌肉供血减少,协调性下降,扭伤、拉伤风险翻倍。
·汗水陷阱: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电解质,肌肉易痉挛(抽筋)。
·急于求成:突然增加运动量或挑战高难度动作,关节和韧带难以承受。防损伤“黄金法则”:这个清单要收藏
·时间管理大师:避开10:00-16:00紫外线巅峰期,选择清晨或傍晚“错峰流汗”。
·热身不是走过场:5分钟动态拉伸(如开合跳、弓步转体),让肌肉“热”起来再开练!
·补水要“少量多次”:运动前1小时喝300ml水,每15分钟抿100-150ml,别等渴到“冒烟”才补。
·装备要跟上:选速干衣+透气跑鞋,户外戴遮阳帽和运动墨镜,防晒又防中暑。·听身体的话:疼痛是最后的警告!感到不适立即停下,别让“坚持”变“伤害”。
突发损伤急救包:化解危机这样干
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以关节不协调运动导致的关节摩擦,进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到关节内部,在外形成“红”“肿”“热”“痛”的表现,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第一步:冰敷
运动损伤后首当其冲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冰敷”。虽然中医所说“寒邪入体”要尽量避免寒凉之物刺激机体,损伤正气,但运动损伤的冰敷和寒邪大相径庭。冰敷从现代医学来说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因子进一步释放;对中医而言,冰之为药,“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热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收录了“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的外治方法。以冰直接作用于患处或特定部位,达到降温散热、止血止痛、消除肿胀等目的。
温馨提示:若出现严重损伤,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延误救治。

第二步:中医外治——针灸
若排除骨折等严重的损伤后,仍有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寻求中医的外治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针灸治疗,针灸能够及时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机体的修复。例如经常碰到的肌肉拉伤,冰敷后的效果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但若大肌肉群的拉伤或主导发力肌群的拉伤,往往镇痛后需要针刺改变局部血供,使得被动拉长的肌肉和受损的肌纤维组织快速恢复弹性,从被动伸长的状态回归到能主动收缩的状态。知识拓展

在专业和竞技比赛现场中,中医治疗被广泛应用。针刺镇痛、穴位放血、拔罐放松以及夹板固定都在赛场或赛后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治疗。相比较西药而言,中医外治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经过人体内在的循环系统代谢,而是激发自身经气运行,使得气血濡养筋脉,所谓“气至病所”。同时在高强度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因为高压的比赛环境,很容易造成紧张、焦虑、甚至彻夜难眠的负面情绪,通过针刺内关、神门、百会、神庭等穴还能更好的减轻自身压力,得到身体和心理双层的放松。
运动后修复:让身体“满血复活”的秘诀
·拉伸不能懒:运动后10分钟静态拉伸(如仰卧抬腿、坐姿体前屈),减少肌肉酸痛。
·吃对很重要: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鸡蛋、牛奶)+碳水(香蕉、全麦面包),修复肌肉损伤。
·睡眠是良药:每晚7-9小时高质量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速身体恢复
医生介绍
李曌嫱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针灸科 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针灸治疗脊柱关节病,运动损伤及康复。
出诊时间:
·周一、周四全天(北院区)
·周二下午,周三、周五上午(南院区)
这个夏天,愿每一个走在健康运动路上的人,甩掉赘肉不受伤,流汗不留泪,用科学运动解锁“热辣滚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