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频繁、空气潮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让体感不适,也成了皮肤病滋生的“温床”。湿疹、足癣、虫咬皮炎等问题容易找上门,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帮我们减少困扰。
一、雨季高发皮肤病及诱因
湿疹/接触性皮炎:潮湿环境会让皮肤屏障功能变弱,接触雨水、污水后,其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出现红斑、瘙痒、丘疹。
足癣(脚气):双脚长时间被雨水浸泡,真菌易繁殖,导致脚趾间脱皮、糜烂、瘙痒,甚至继发细菌感染。
虫咬皮炎:雨后蚊虫增多,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抓挠还可能引发感染。
间擦疹:皮肤褶皱处(如腋下、腹股沟)因潮湿、摩擦,容易出现红斑、糜烂,尤其多见于儿童和肥胖人群。
二、实用预防措施
1.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淋雨或接触污水后,及时用温水清洗皮肤,尤其要清洁皮肤褶皱处,擦干后可涂抹爽身粉保持干燥。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液长时间附着在皮肤上。
2. 做好足部防护
尽量避免赤脚蹚水,如需蹚水,可穿防水鞋,事后及时用温水洗脚,擦干后涂抹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软膏)预防足癣。
选择透气的鞋袜,勤换袜子,保持足部干燥。
3. 防蚊虫叮咬
室内可使用蚊帐、电蚊香,外出时涂抹驱蚊液(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穿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被叮咬后不要抓挠,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4. 注意衣物和环境
衣物选择棉质、透气的材质,洗后彻底晾干,潮湿的衣物容易滋生霉菌,接触皮肤可能引发过敏。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及时清理室内积水,避免蚊虫滋生。
5. 特殊人群护理
儿童皮肤娇嫩,家长要勤给孩子擦拭皮肤褶皱处,更换干爽衣物;肥胖人群注意保持皮肤褶皱处清洁干燥,减少摩擦。
三、出现症状及时处理
如果皮肤出现明显瘙痒、红斑、水疱、糜烂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或抓挠,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膏或口服药物,避免病情加重。
雨季做好皮肤防护,关键在“干燥”和“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生风险,轻松应对潮湿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