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清晨时分草木上的露水因寒气凝结而发白,故名“白露”。白露标志着孟秋结束,仲秋开始,气候特点从温燥转为凉燥。中医认为,燥邪易伤津液,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最易受燥邪侵袭,导致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粗糙、干咳少痰等症状。此时养生重点也需围绕“防凉燥、护阳气、养肺阴”展开。
起居养生
适时添衣,注重保暖白露过后,“白露不露身”,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腰腹、脚部和肩颈部位的保暖。夜晚睡觉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白天外出可随身携带薄外套,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防止寒邪入侵。早睡早起,顺应秋气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晚上9-10点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顺应秋季阳气收敛、阴气增长的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养肺护阴、增强免疫力。调节室内湿度秋燥明显,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湿度保持在40%-60%,或摆放绿萝、吊兰等绿植缓解空气干燥。同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饮食原则
遵循“滋阴润燥、健脾益胃、补气养血”的原则,饮食宜温润,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功效的食物,同时兼顾健脾和胃,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秋燥与寒凉。
食谱推荐
银耳莲子羹材料:银耳1朵、百合30克、莲子3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莲子去心,百合洗净;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40-50分钟,至银耳浓稠,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养心安神、润燥生津。
秋梨膏材料:秋梨2-3个、冰糖50克、蜂蜜适量、 川贝粉10克(可选)。
做法:秋梨去皮去核榨汁,将梨汁倒入锅中,加入冰糖,小火熬煮至浓稠,加入川贝粉(若使用),继续熬煮几分钟;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装入密封容器。每日取适量用温水冲服。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缓解秋燥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