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文化科普

【妙技疗疾】黄金周不肿腿!超实用旅游下肢水肿预防指南!

日期: 2025-09-29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在临床工作中,周围血管科门诊经常会接诊到这样一群患者,他们的主诉是 "旅游以后出现下肢水肿"。旅游为什么会造成下肢水肿呢?主要原因是旅游中的一些行为与日常生活不同,影响了下肢静脉的回流,从而引起下肢的水肿。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的副主任医师  张凡帆带来超实用旅游下肢水肿预防指南!

旅游的时候,我们选择的出行方式不外乎高铁、飞机、长途车,但无论哪一种,都可能需要在座位上长期就座。有时因为觉得外出时不方便上厕所,而控制饮水。这些行为可能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流动缓慢、回流受限。而旅游过程中,行走活动量较日常明显增多,站立时间也增多,这些情况都增加了下肢静脉的回流负担。下肢静脉回流受到影响,则可能使下肢静脉处于持续的压力增高状态,从而出现下肢水肿。

旅游可能造成下肢水肿,但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做到以下几点,能让您有效降低在旅行中发生下肢水肿的风险:

避免久坐:在飞机上和高铁上,适当起来活动和站立;如果是长途车上活动不便,可以做 "翘脚尖和踮脚尖" 交替的动作,临床上称之为踝泵运动,这些运动可以有效促进静脉回流。

劳逸结合:旅行过程中行走活动量比日常要大,如有休息机会可坐下休息片刻。

佩戴减压袜:日间行走时坚持佩戴静脉曲张减压袜(没有下肢静脉疾病的人群可佩戴预防保健型,有下肢静脉曲张等下肢静脉疾病的人群可佩戴治疗型)。

抬高下肢:回到休息地方后,可以在平躺或坐位时将下肢适当垫高,促进静脉回流。

做静脉操:学习并适当做一些静脉操。

充足饮水:注意多饮水,避免血液黏稠。

即便出现轻微的下肢水肿,通过抬高肢体休息后一般能自行缓解。

但以下情况需要注意:如果下肢特别是单侧肢体在旅行过程中任何时间突然发生剧烈肿胀,伴有肢体疼痛、皮肤颜色发红、肿胀肢体温度明显升高时,需要警惕可能出现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此时要尽快到医院周围血管科就诊。

旅行结束以后,经过休息但双下肢肿胀持续不消且程度较重,切勿盲目按摩或自行治疗,建议及时到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进一步明确病情。

如果旅行后出现关节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的肿胀疼痛,可能是因为大量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

金秋气候凉爽宜人,十一长假将至,大家都想走出家门饱览祖国河山美景。进行一些适当的行为干预,为我们的旅途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但以下情况需要注意:如果下肢特别是单侧肢体在旅行过程中任何时间突然发生剧烈肿胀,伴有肢体疼痛、皮肤颜色发红、肿胀肢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时候,需要警惕可能出现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此时要尽快到医院周围血管科就诊。旅行结束以后,经过休息但双下肢肿胀持续不消且程度较重,切勿盲目按摩或自行治疗,建议及时到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进一步明确病情。如果旅行后出现关节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的肿胀疼痛,可能是因为大量运动导致关节的损伤,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

金秋气候凉爽宜人,十一长假将至,大家都想走出家门饱览祖国河山美景。进行一些适当的行为干预,为我们的旅途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