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为颈椎疼痛、腰痛、膝关节痛等辗转难眠时,骨密度检查上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诊断,或许正是串起这些痛苦的隐藏线索。

李奶奶最近总是感觉浑身关节不舒服。80岁的她,颈椎活动受限,腰椎时常酸痛,双膝更是上下楼经常卡住,难以屈伸。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诊室,医生听完她的描述后,除了安排关节检查,还开了骨密度检测。“我就是关节有问题,查骨质疏松不是多余吗?”李奶奶疑惑地问。医生摇了摇头:“您这周身关节疼痛,很可能有骨质疏松在背后作祟。”
检查结果也印证了医生的判断:李奶奶不仅患有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病、膝骨性关节炎,还同时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

一、骨与关节系统的双重灾难
骨关节疾病与骨质疏松症这两种疾病常被分开看待,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因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导致的代谢性骨病。骨骼变得脆弱,骨折风险显著增加。骨性关节炎(OA)则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退化、软骨下骨重塑异常,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二者相互影响,有研究指出,“低骨量”状态是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进展的高危因素。而炎症则会影响“骨-软骨单元”之间的正常对话,使得骨与软骨复合体共同退变。
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也解释了为什么骨关节炎患者伴发骨质疏松的概率明显增高,而骨质疏松人群的关节退变速度更快。当患者同时遭受两种疾病侵袭,周身关节疼痛便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因此,定期筛查骨密度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的重中之重。

骨-软骨单元退变
二、定期骨密度检测: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以下人群均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防控骨与关节疾病:
1.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无论有无症状)
2.50岁后发生过脆性骨折患者(遭受低能量撞击后即出现骨折)
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
4.患有各类中、重度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中老年患者
三、如何科学选择骨密度测量方法?
1.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普适标准,可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T值≤-2.5可确诊(T=自身骨密度-人群平均骨密度)/骨密度标准差。

2.定量QCT扫描:通过三维成像精确测量椎体松质骨密度,对肥胖和脊柱退变患者能滤过脂肪与增生带来的误差,结果更精准。

3.超声骨密度测定:虽然此方法无辐射,操作简便,但由于其结果不具备可信度,仅适用于社区初步筛查。

所以,下次当您因颈椎、腰椎或膝关节疼痛就诊时,不妨问问医生:“我的骨密度情况如何?”这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成为打破恶性循环、重获骨骼健康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