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脑病是全国的重点学科,近年来其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从事脑病相关领域的各级医师的中西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积极创新,促进中医脑病学科的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将于2011年10月28—29日举办“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为加强北京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脑病临床疗效及科研能力,我局决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研讨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1年10月28日至29日(28日周五全天报到)
二、会议地点:北京河南大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28号,近三环路潘家园桥西南侧)
三、参加对象:“3+3”工程室站成员、北京市双百工程第四批继承人、全国第四批师承继承人、第三批125计划入选人员,以上人员根据本人专业情况自愿参加。
四、会议形式:特邀报告及学术研讨相结合
五、会议内容
该研讨班在前两届重点研讨中医脑病学科建设思路及方法的基础上,拟将分专题逐步深入开展研讨。拟以“中风病防治”为主题,就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全程干预、心身整体康复的全过程,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参与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指南等进行研讨学习,由中医脑病大家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等长期从事中西医脑病的国内知名专家亲自授课、主题演讲。
六、研讨专题
1. 面对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王永炎院士)
2. 中医药事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张伯礼院士)
3. 中西医结合战略思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王玉来教授)
4. 中风病中医全程干预策略及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
5. 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指南(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
6. 中风后焦虑抑郁状态的防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
7. 腔隙性脑梗死与认知障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
8. 中风后认知障碍中医药防治策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张允岭教授)
9. 皮质基底节萎缩性痴呆临床诊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记忆与老年中心SUZEEE.LEE.MD)
10.常见痴呆类型及鉴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记忆与老年中心TERESA QIONG WU.)
11.中风后癫痫诊治(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丁成赟教授)
12.中风先兆眩晕的诊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金民教授)
13.中风后帕金森综合征的防治(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杨明会教授)
14.中医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干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陈志刚教授)
15.帕金森病诊治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
16.针刺治疗的脑效应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邹忆怀教授)
17.解毒通络法在脑病临床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澎涛教授)
18.《伤寒论》经方古今剂量考证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教授)
19.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合成的生物学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教授)
20.影响中药效用的因素分析(北京师范大学中药资源保护研究所张文生教授)
21.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清华大学李梢教授)
22.浊毒学说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病机学意义探讨(山西中医学院郭蕾教授)
23.君相互感学说在心身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教授)
七、其它
1、本次继续教育项目授予国家Ⅰ类学分8分,需要学分证者请告知会务组。
2、参会人员全免会务费,提前报名者免费领取会议资料及参会午餐劵。
3、请各单位将参会回执于2011年10月20日前反馈至会务组。
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耿东:15210165892 史华伟:15201543114
邮 箱:dfnb12 @yahoo.cn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