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二区(通州院区)成功实施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北京地区中医系统首例无导线起搏疗法,标志着医院在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好满足广大患者临床需求方面迈向更高水平。
80岁男性患者,因"间断头晕黑朦半年,一过性意识丧失1天"入院。动态心电图提示房颤伴R-R长间歇(最长4955ms,大于200ms RR间期共24次),同时二尖瓣钙化,三尖瓣反流,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

潘国忠主任正小心的将起搏器输送到心脏预置部位

潘国忠主任正在释放起搏器
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二区(通州院区)主任潘国忠教授带领团队经过术前缜密分析,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之后,决定选择美敦力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手术由潘国忠主任带领团队独立完成,术中通过股静脉穿刺路径将胶囊起搏器通过导管顺利植入到心脏内部--右心室面室间隔中部,手术全程仅用40分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小时正常下地活动,术后3天即可出院。

植入于心脏的胶囊大小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介绍
(1)Micra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而且Micra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生存质量。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手术时间仅有30分钟,患者术后反应良好,预计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传统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就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和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相较于传统起搏器,Micra体积减小了93%,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Micra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寿命超过12年,同时兼容1.5T(特斯拉)/3.0T核磁共振扫描的创新功能,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
(3)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微创手术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
据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心血管病中心二区主任潘国忠教授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新进的技术,也是首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它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体验,此次东直门医院开启了北京中医系统医院首例无导线起搏疗法的新纪元,希望这项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让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