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消化道检查技术,它通过患者口服一个内置摄像头的胶囊,利用人体消化道的蠕动功能,拍摄整个消化道的图像,并将这些图像传输到外部设备进行分析。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成功引进“胶囊内镜”,并顺利开展数例检查。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引起了人们对“胶囊内镜”的关注,“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胶囊内镜呢”“胶囊内镜可以检查整个胃肠道吗”“胶囊内镜需要清肠吗”“胶囊内镜检查过程难受吗”以及“如何预约胶囊内镜”等,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疑惑。
一、认识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外观类似于一颗药丸,内置摄像头、电池组和无线传输装置。患者只需将其吞服,胶囊便会在消化道内移动,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并通过磁力传输技术将图像实时传输到外部接收器中。然后由医生进行图像的分析和诊断。胶囊内镜可以理解为一次性使用的微型数码照相机,工作时间为11-13小时左右,一般在吞服8-72小时后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可检查胃部、大肠、小肠,清晰地拍到人体胃肠道病变情况的照片。
二、胶囊内镜用途
长久以来,由于传统内镜的局限性,往往很难到达长度为5-7米的小肠,所以小肠疾病一直是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盲区”。现在,胶囊内镜大大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
三、胶囊内镜适用人群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贫血、克罗恩疾病、小肠肿瘤、慢性腹泻、小肠息肉、药物相关性肠炎、肠道寄生虫以及肠道疾病疗效或者手术后的观察。总之,怀疑小肠疾病的受检者都可以做胶囊内镜检查。而高危人群的体检,也可以考虑胶囊内镜检查。虽然胶囊内镜检查有很多优点,但吞咽困难的病人,怀疑小肠梗阻、狭窄、憩室和瘘管的病人,尤其不能接受手术的病人,不建议做胶囊内镜检查。
四、胶囊内镜优缺点
胶囊内镜的优点:
无创无痛:患者只需吞服一颗胶囊,无需插管或其他有创操作,避免了传统内镜检查的痛苦。
操作简便:检查过程无需麻醉,患者可以在家中完成,检查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视野广泛:能够观察到胃镜和结肠镜难以到达的小肠区域,提供更全面的消化道图像。
安全性高: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外壳材料无毒无刺激。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胶囊内镜的缺点:
检查盲区:由于胶囊内镜无法停留或控制运动轨迹,可能会遗漏某些部位的病变。
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胶囊内镜无法像传统内镜那样进行组织取样或息肉切除。
适应症有限:对于胃肠道梗阻、狭窄或瘘管等患者不适用。
五、注意事项
检查前饮食:检查前3天进食无渣饮食
可以食用:大米粥,软米饭,面条,面片,馒头,豆腐,蛋类(可放糖、盐及菜汤)
禁止食用:蔬菜(如香菇,木耳,海带,西红柿等带皮的);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等带籽的);粗粮;豆类;枣类;咸菜;芝麻及其他粗纤维食物
温馨提示
检查前准备:患者需在检查前进行清肠准备,以确保肠道清洁,
提高图像质量。
禁食禁水:检查前需禁食禁水数小时,避免影响胶囊的正常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检查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胶囊的顺利通过。
术后观察:胶囊排出体外后,需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具体事宜请咨询消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