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学术园地

京西肝胆脾胃病学术学习班成功举办

日期: 2025-07-09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EH0A7080.jpg

为提升京西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对肝胆脾胃病的诊疗水平,传承和发扬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6月28日,“京西肝胆脾胃病学术学习班”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学习班依托王京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吸引了本区域60余名人员到场学习,线上平台来自广西、四川、福建、河北、湖北、内蒙等十余个省市地区,842名医疗工作者踊跃参与学习,线上获点赞次数共1w+。

开幕式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黄阿勇致开幕辞,他对莅临的专家和参加学习的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会议作为2025年京西医者大讲堂的第二次系列课程,是“名中医山区行·助力基层行动”的一次学术延伸,希望能够切实帮助基层医生掌握“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提升区域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能力。

在学术讲座环节,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京奇,他以“百病从肝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为主题展开精彩授课。以肝的形、气、神理论及肝与各脏腑关系为基础,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论治策略,强调肝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及整体治疗观。

第二位讲者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侯艺鑫,她授课的题目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疗中的几个关注点”。内容聚焦了该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肝硬化 “燃尽” 现象,及脂毒性与“糖毒性”的相互作用。 治疗上,防控心血管风险与BMI、药物研发、线粒体功能调控及病因诊断分层研究等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周桂琴则对“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诊治及进展”进行讲解。她详细介绍了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辨证分肝郁脾虚等证型并予方药及中成药治疗。

北京按摩医院主任医师邱丽漪,她就 “外治法治疗抽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及实操” 进行深入探讨,并与参会人员形成互动,现场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推拿手法操作。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张静,她主讲的题目是“脂肪肝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中医将其归为 “胁痛” 等范畴,认为病因与外感邪气、情志失调等有关,病机涉及肝郁脾虚等,四生降脂疏肝汤等中药方剂临床应用有效。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阎晓悦,她主讲的题目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诊治”,从中西医角度系统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法,结合古今名家经验,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医师何佩珊,她就“腹膜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医综合治疗思考与实践”强调该病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以中医诊疗模式为核心,采用情志调理、穴位刺激、中药内服等综合疗法防治。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江保中主讲的题目是“中医急腹症常用治疗方法”,内容涵盖了下法、清法、温法、理气法、祛湿法,介绍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方剂,结合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病例,体现中医在急腹症治疗中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优势。

此次学术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为京西地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专家们的精彩授课和深入交流,学员们不仅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提升了诊疗技术水平,更深刻感受到中医药在肝胆脾胃病治疗中的独特魅力和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