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房

腹腔镜手术
近日,北京市肛肠医院盆底中心团队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从下午5点到次日凌晨1点,连续作战8小时,医护团队争分夺秒,以医者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成功救治了一位命悬一线的直肠穿孔患者。
惊险!钢筋贯穿伤,患者命悬一线
当日下午5点,我院急诊科接收了一名从河北邯郸紧急转诊的29岁男性患者。患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幸被一根直径约1.5厘米的钢筋自肛门旁刺入盆腔深达约12厘米,造成严重的直肠穿孔合并盆腔感染,命悬一线!当地医院评估后认为需永久性造瘘,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抱着一线希望紧急转至我院寻求生机。
患者到医院时,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10小时,患者呈现休克状态,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下腹及肛周剧痛,伤口渗血不止,情况万分危急!
联动!多学科集结,争分夺秒定方案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时间就是生命!医院外科张主任立即决定,紧急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相关科室专家火速响应,迅速集结。检查评估显示,钢筋贯穿伤情复杂,直肠穿孔明确,盆腔感染严重,继发脓毒血症或骶前大出血可能性及由此带来的死亡风险极高,必须立即手术!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职业特点及强烈保留肠道功能的意愿,结合伤情,盆底中心王主任带领团队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实施“腹腔镜探查+临时造口术”。希望在微创条件下精准探查损伤、控制感染、降低风险,并为患者后期恢复肠道功能保留希望。
奋战!绿色通道开启,8小时生命接力
医院立即为患者开启急救绿色通道!备班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团队迅速完成术前准备。盆底中心王主任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成员组成手术攻坚组。
高效衔接:医院急诊科与ICU医护团队协调联动,与时间赛跑,急诊科在同时接诊多名危重患者的情况下,高效分流,确保这位最危重的患者优先获得救治资源,并在ICU迅速完成抗休克、抗感染等维持治疗及术前准备。
高效协同:已下班的超声科、放射科主任等科室负责人被总值班紧急召回,第一时间为患者完成精准的直肠3D超声、血管超声及CT/MRI检查,并精准定位穿孔位置,评估肛周及腹盆腔感染情况。
挑战攻坚:手术台上,麻醉团队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腹腔镜手术中,团队遇到了患者过度肥胖导致常规气腹建立困难的严峻挑战。为避免额外损伤,团队果断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建立气腹。在腹腔镜的精准引导下,手术团队对盆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查。
双线并进:为最大限度争取时间,手术团队分为腹腔镜组和肛周组同步操作。在术前影像精确定位引导下,肛周组探查钢筋穿行隧道,腔镜组完成末端回肠造口后,与肛周组精密配合,精准定位,在清除坏死及炎性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周围脏器组织副损伤,保护了肛门功能,为二期造口还纳打下坚实基础。
从傍晚5点到次日凌晨1点,整整8个小时的不间断奋战!手术室里,无影灯下,是汗水浸透的手术衣,是专注坚定的眼神,是团队间无声的默契配合。当手术顺利结束的声音响起,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被安全转送至ICU进行后续监护治疗。
仁心!以担当与专业,守护生命尊严
此次成功抢救,充分体现了我院处理急危重症的综合实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盆底中心王主任团队,勇于挑战,精准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不仅成功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更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风险,保护了患者的肛门功能,为患者避免永久性造瘘与未来二期手术恢复肠道正常功能保留了希望。这背后,是团队对高精尖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突破,更是“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是对我院多学科高效协作、绿色通道响应速度、医护人员精湛技术与崇高医德的一次集中检验和完美诠释。
医院将始终秉承“生命至上”的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优质服务,全力以赴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