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上午,海淀区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党建分会“小切口 深融合”支部联学联做结对活动暨中西医结合医学未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举办。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副书记孔磊、区委组织部组织二科干部李德宇、区卫生健康委组织科副科长陈平,部分医联体单位主要领导,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党政领导以及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出席了大会。
大会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振安主持。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永鹏致开幕辞,代表医院对与会领导和同仁表示欢迎。他强调,以“支部结对”为小切口,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医联体的资源整合优势、业务协同优势深度融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合作从业务层面拓展到了党建引领的新高度,驶入了凝聚合力、共促发展的快车道。他指出,本次活动是“同心同向”的再出发,是“固本强基”的新实践,是“融合赋能”的深探索,目的是通过党建赋能,深化医联体内部协作,探索以“小切口”推动“深融合”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中西医结合医学未病研究中心”顺利揭牌,中心主任史飞简要汇报了基本情况、共建共享资源模式及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描绘了未病研究中心服务群众健康、推动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发展的美好蓝图。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杨清玲深入解读了《医联体党建分会支部联学联做结对活动方案》,明确了结对共建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安排、保障实施举措。重点从联合学习(联学)和联动实践(联做)两方面来开展,联学可探索通过理论共学、主题党日联动、优势资源共享等方式来开展,联做可探索技术指导与学术交流、联合义诊与健康促进、支部特色共建共进等方式进行。旨在通过发挥支部结对联学联做的平台作用,聚焦问题导向与实效,形成可落地、可评估的解决方案或协作机制,为医联体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在前期深入互访交流的基础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与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综合病房深度合作意向书》,标志着双方在中西医结合老年人健康服务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阶段。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张静发布了关于成立“体重管理门诊规范化诊疗协作组”的倡议,呼吁医联体内各单位协同努力,提升体重管理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核心医院代表脑病科党支部书记武晓磊从党支部基本情况、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享共建思路、优势技术的推广应用、科研五个方面进行交流展示;
医联体成员单位代表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涛以“深融 赋能 向未来——以深度合作构建区域卫生健康服务新格局”为题,从中心基本情况、行政管理、管理效果、发展规划、发展需求五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来自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各位参会领导与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10个党支部书记踊跃发言,就如何落实好结对方案、深化业务协作、提升服务能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孔磊副书记代表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对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未病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小切口 深融合”支部联学联做医联体党建分会创新工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他对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带领各党支部积极主动联络,精准开展对接,提供优势资源,牵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百姓表示赞赏。最后,他对医联体各单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联学联做”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聚焦关键环节,扎实推动“联学联做”取得实效。既要在“联学”上深化,共筑思想根基;又要在“联做”上发力,共促业务融合。三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典型引路,确保“联学联做”行稳致远。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是海淀区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合作内涵的一次重要实践和创新探索。它不仅为各成员单位党支部搭建了结对共建、携手共进的平台,也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海淀区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小切口,谋求深融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中西医结合卫生健康服务。



韩永鹏

孔磊

李涛

史飞


吴振安

武晓磊

杨清玲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