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传承京西名老中医宝贵学术经验,提升区域医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京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学习班”于 8月 31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二楼会议室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庞秀花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协会协办。此次学习班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方式,线下100余人参会,线上来自北京、辽宁、湖北、江苏等地共计1460人参与学习。
开幕式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胡亚娟致欢迎辞,她对莅临的专家和参加学习的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本次学习班汇聚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眼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我院的众多名老中医,大咖云集、机会难得,希望大家学有所获、精进技艺。学习班旨在为青年医师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系统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春在讲话中表示,宫廷医学会是陈可冀院士融合历代医家精华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在此次会议上为大家提供与宫廷医学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好的为中医药发展贡献学会的力量。
北京市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主任亓建军发表讲话,他强调,门头沟区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医药文化,持续开展京西医者学堂等系列活动,指导帮助基层中医人才收获更多中医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满足地区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充分发挥好“一主体九中心”的作用,更好地推动门头沟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现任北京中医协会秘书长王会玲在讲话中肯定,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长期坚持举办高水平中医药学术活动,为区域中医药体系建设持续赋能,充分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医药相关政策精神,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她勉励与会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汲取老中医宝贵的经验和思想,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倪青围绕 “糖尿病中医逆转 / 缓解方法”,分享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创新思路与有效方案,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中医调理及运动导引,助力血糖平稳及症状缓解。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张京春深入解读 “陈可冀老师宫廷医学研究” 成果,挖掘清宫医案并拓展至历代宫廷医学,提出 “从肝论治心血管疾病” 理论,介绍了从肝论治相关心血管病的医案等内容。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庞秀花,以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为题,解析治疗2型糖尿病经典方剂对应证型及内治法价值,系统展现中医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张立平则针对 “庞秀花主任的疏肝法应用” 展开讲解,剖析疏肝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系统介绍了典型病例、技术特色、传承发展策略等内容。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东红主讲 “国医大师肖承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表现,阐述萧承悰教授 “阳虚内寒、寒凝血瘀” 的核心病机认识,及其分经期与非经期以葫芦巴丸为基础方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世东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泛血管并发症经验” 进行分享,介绍了糖尿病泛血管并发症的概念,详细梳理吕仁和、廖品正等多位中医大家的理论与方案,展现中医药在糖尿病泛血管并发症诊疗中的经验与探索。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秋在“补肾通络法在糖尿病肾脏病诊疗中的实践”中介绍了庞秀花老师在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管理中的诊疗经验与思路分享,详解说明补肾通络法的辨治路径、疗效评价体系,总结了糖尿病肾病各阶段特征与核心病机等内容。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质管办副主任医师秦艳主讲“庞秀花学术思想及咳喘病治疗经验”,介绍了庞秀花老师的中西结合、多维度辨证、多种治疗手段结合的特色,聚焦咳喘病临床实践和中医治疗原则,以及中医药在新冠相关呼吸道疾病调理中的优势等内容。
作为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重要项目,本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是京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关键实践,更为中医药从业者搭建了学习权威知识、拓展诊疗思维的优质桥梁。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未来将持续依托传承工作室资源,举办更多高质量学术活动,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群众健康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