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学术园地

凝眸营养汇中西,薪传实践助成长——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与应用研习班成功举办

日期: 2025-09-29 来源: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2025年9月20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营养科承办的“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与应用研习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科研楼11层多功能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凝眸营养,汇贯中西,循科学以滋群生”为核心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参会模式,聚焦多场景临床营养支持议题,旨在为青年中医师、营养师搭建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桥梁,助力提升临床营养思辨能力和应用效果,实现“智慧相承、薪火不息”的学科发展目标。 

合照.jpg

开幕致辞:序启盛会,聚力传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刘焱主持此次会议,她立足营养核心,明确指出营养支持并非临床辅助环节,而是贯穿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全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患者诊疗效果与健康预后。她强调当前营养领域的重要课题与时代使命,在于将中医千年食疗智慧与现代营养学精准理论深度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优势互补的营养支持模式,而本次 “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与应用研习班”,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探营养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期待参会者能将所学切实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实际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金民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他从学科发展高度肯定了本次研习班的举办价值,提出 “营养支持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重要延伸”,强调需以 “循科学以滋群生” 为目标,将中医传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技术深度融合。他寄语全体参会者,以此次研习为契机,加强交流协作、深化临床思考,推动中西医结合营养学科向更精准、更实用的方向迈进,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专业力量。

学术交流:分域深耕,汇贯中西

本次学术交流按主题划分为四大版块,各版块聚焦特定议题,结合中西医实践经验展开深度分享,内容覆盖临床营养核心应用场景:

(一)老年健康与疾病营养干预专题

该专题聚焦老年、肿瘤及慢性病群体的营养支持,探索中西医结合在特殊人群营养干预中的适配路径,三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维度提供实践指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振水教授围绕 “老年睡眠管理与营养干预”,先明确睡眠障碍的定义与病因,提出 “综合干预” 策略并分享营养方案,还特别指出益生菌对肠 - 脑轴的调节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佟丽教授指出不良营养状态的危害,强调营养治疗是肿瘤防治的 “基础治疗”,提出 “筛查 - 评估 - 治疗 - 管理” 闭环干预模式,并详解膳食评估的具体方法,为精准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提供支撑。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赵霞教授结合 2022 年临床营养科建设要求,以 “规范化全流程管理”为思路,分享本院实践经验及与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骨科的合作案例。

(二)代谢综合征与中医特色营养调理专题

此专题围绕代谢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管理,以及中医龙砂膏滋方的特色应用,从疾病机制、干预策略到传统疗法,构建中西医结合营养调理体系,三位专家各有侧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朱梦云医生从中西医双重视角剖析代谢综合征病因,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生活干预”,提出“饮食管控-运动指导-睡眠管理-压力管理-社会支持-戒烟限酒”六维管理方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凡医生针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分析疾病进展与营养状态的关联,分享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分阶段营养干预方法,提供营养支持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于国泳教授分享 “龙砂膏滋方临床应用”,详解其组方逻辑、炮制工艺及适用人群,结合临床案例展示其在营养调理与体质改善中的独特优势,彰显中医膏方在营养支持中的特色价值。

(三)肥胖多维度中西医结合管理专题

本专题聚焦肥胖及超重问题,从外科干预、中医调养、精准营养三个维度构建协同管理体系,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孙海涛医生阐述 “肥胖症的外科治疗”,梳理术式演进过程,分享超重度肥胖患者通过手术成功减重的案例,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减重过程中的核心价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春燕医生提出 “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调养策略”,以 “病 - 证 - 质 - 时” 四维思维辨证,为不同人群针对性设计食养与运动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蔡秉洋医生聚焦 “肥胖症的个体化精准营养治疗”,解析限能量、高蛋白、轻断食等 7 类膳食模式,助力实现精准营养干预。

(四)临床营养护理实践与落地专题

本专题由三位护士长主讲,聚焦营养支持与临床护理的深度融合,分享护理主导的营养管理实践经验:

北京天坛医院李璇护士长针对“认知障碍下老年人营养管理策略”,结合认知障碍患者的进食特点,讲解护理团队如何通过“膳食改良、进食引导、营养监测”实现安全营养支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雪冬护士长分享“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梳理 “营养筛查 - 评估 - 方案执行 - 效果监测” 全流程护理要点,强调护理团队在中西医结合营养方案落地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可复制的护理流程模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春花护士长围绕“营养示范病房介绍”,讲解营养示范病房的建设标准、团队协作模式及中西医结合营养护理的标准化操作,为医院营养护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范例。 

互动研讨:思维碰撞,共促成长

各版块分享间隙,参会的青年中医师、营养师围绕 “外科手术后复胖问题如何干预”“睡眠障碍人群益生菌菌株选择” 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专家们结合临床案例逐一解答困惑,既明确 “辨证与科学结合” 的核心原则,又提供具体操作方法。现场交流氛围浓厚,有效拓宽了参会者的临床思路,实现了 “学 - 思 - 用” 的深度融合。

会议总结:薪火不息,未来可期

会议尾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郭楠教授对本次研习班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研习班四大版块层层递进,既覆盖老年、疾病、肥胖等核心营养场景,又强化护理与营养的协同落地,真正实现了“凝眸营养,汇贯中西”的主题目标,为青年从业者搭建了“学-思-用”一体化的学习平台。 她强调,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需始终以“临床实用”“患者受益”为导向,未来将持续搭建此类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经验传承与技术创新。

郭楠.jpg

本次研习班全程秩序井然、学术氛围浓厚,赢得参会者高度认可。大家纷纷表示,不仅更新了营养知识体系,更夯实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根基;未来将把所学转化为服务动能,以更优质的营养干预守护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