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疗服务 > 学术园地

京津冀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高级研修班开班

日期: 2025-09-29 来源:昌平区中医医院

2025年9月25日,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廊坊市卫生健康委、昌平区卫生健康委支持下,由北京市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卫生健康局、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高级研修班”在昌平区中医医院学术报告厅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响应“三环五融通十百千万”京廊起点工程号召,汇聚京津冀三地中医药资源,吸引了80名廊坊各市区县及昌平中医药医务人员报名参训,超额完成原计划50-60人的招生目标,彰显了区域中医药人才对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热情与期待。

一、专家人才齐聚 共话传承创新

开班仪式由此次高研班负责人杨永良副主任医师主持,昌平区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晓宇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京廊起点工程”项目单位,医院将与香河县人民医院深化“战略协同、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文化共传”合作,通过本次研修班推动两地名老中医经验共研。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张万海主任表示,研修班是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缩影”,将助力香河中医药人才有序成长。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科李明科长强调,昌平区已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此次研修班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同质提升”。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发言,勉励学员“以经典为根、以经验为魂”,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学员代表、昌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才仔全主任承诺,全体学员将严守考勤纪律,潜心钻研刘景源教授《虚寒性胃病的辨证施治》、裴晓华教授《中西医结合乳腺专科诊疗》等12门核心课程,力争成为“能传承、善创新、惠基层”的中医药骨干。

二、课程体系创新 突出实战导向

本次研修班以“传承经典、创新实践”为核心,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示+专题研讨”模式,分两阶段在京冀两地开展:

第一阶段(9月25日):首日课程聚焦“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典医案解析”,其中上午场由国家级专家引领学术前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首都国医名师刘景源教授讲授了《虚寒性胃病的辨证施治》,刘教授以“脾胃虚寒证的诊疗思路”为核心,系统阐述了虚寒性胃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要点,他指出,现代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易致“中焦虚寒、肝气横逆”,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等,需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治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临床学系主任裴晓华教授聚焦乳腺疾病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为大家解析了《中西医结合乳腺专科诊疗的经验与优势专科建设》,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内治与外治并重”。

在下午场的讲座中,区域名医分享特色诊疗经验:

廊坊市名中医、钩活术传承人张万海主任带来了《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系统介绍了中医特色技术“钩活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该技术以“减压-疏通-营养”为核心机制,通过特制钩鍉针(分软组织型与硬组织型)实施“钩、割、挑、刺”等操作,达到松解粘连、调和气血的目的。

名老中医谷春燕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临床体会》的专题讲座,谷主任结合近40年临床经验,分享了脾胃病“分型论治”心得,重点介绍了脾胃阴虚型、瘀血内停型的诊疗突破,为广大学员热情赠送恩师李葆富先生经验著作并认真解读。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大家都积极踊跃的理论结合临床深度研讨,学员们围绕“虚寒性胃病与肝胃郁热证的鉴别要点”“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中医辨证异同”等问题、并针对在临床中的疑问向各位专家请教。刘景源教授强调:“辨证需‘观舌察脉’,虚寒证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弱,郁热证舌红苔黄、脉弦数,不可混淆。”

在下午的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在党委副书记王志鹏的带领下参观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治未病科、皮肤科等中医特色科室,近距离观摩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临床带教模式、治未病科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案制定、皮肤科中药外治技术操作,深入了解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临床实践与科室特色建设成果。

首日的课程涵盖4场主题报告、1次实地观摩、1场专题研讨,内容兼顾经典理论与临床实操,既有国家级专家的学术高度,又有区域名医的经验传承。学员纷纷表示,刘景源教授的“脾胃虚寒证诊疗体系”、裴晓华教授的“乳腺病中医药防治体系建设”、张万海主任的“钩活术操作规范”、谷春燕主任的“脾胃病心得分享”等内容拓宽视野,实用性强,将直接应用于基层临床,助力提升常见病、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水平。

后续研修班将于10月16-17日在河北香河开展第二阶段课程,重点推进“学术思想体系研究”与“特色疗法传承”,史大卓教授《中医治疗心衰经验》、彭冬青主任医师“针药并行治疗顽固性失眠”实操演示等课程将同步开展,学员还将参观香河人民医院京廊协同示范专科,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中医药资源联动与人才共育。

三、协同发展提速 打造京冀样板

作为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本次高级研修班整合了刘景源传承工作室昌平区中医医院分站、史大卓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优质资源,昌平区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志鹏介绍,未来两地还将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联合申报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创新课题,推动“基层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成果转化,惠及三地患者。

此次研修班为区域中医药协同发展提供了“京冀经验”,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框架:共建“京津冀中医药协同示范专科”、进一步发挥“名老中医带徒+骨干医师研修+青年医师培训”三级培养体系、联合启动“昌香天使中医药文化青苗项目”(通过“小郎中体验”“草药认知”等活动走进校园),构建了跨区域中医药合作的“京冀样板”,让岐黄文化成为区域协同的软实力,惠及京廊两地患者。